字词 | 有杕之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有杕之杜 【原文】: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1)彼君子兮,噬肯适我?(2) 中心好之,曷饮食之?(3) 有杕之杜,生于道周。(4)彼君子兮,噬肯来游? 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译文】: 一棵赤棠树孤孤零零,枝繁叶茂挺立在路东。我那朝思暮想的好人啊,你为何不肯到我门庭?既然你爱我爱得发疯,何不来与我共效鸾凤? 孤孤零零的一棵赤棠,枝茂叶肥挺立在道旁。我那朝思暮想的好人啊,你为何不肯到我身旁?既然你对我这般钟情,何不来与我共效鸳鸯? 【集评】: 《毛序》:“《有杕之杜》,刺晋武公也。武公寡特,兼其宗族,而不求贤以自辅焉。”(《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六) 宋·朱熹:“此人好贤而恐不足以致之,故言此杕然之杜生于道左,其荫不足以休息,如己之寡弱不足恃赖,则彼君子者亦安肯顾而适我哉?然其中心好之,则不已也。但无自而得饮食之耳。夫以好贤之心如此,则贤者安有不至,而何寡弱之足患哉?”(《诗集传》卷六) 清·姚际恒:“贤者初不望人饮食,而好贤之人惟思以饮食申其殷勤之意。《缁衣》‘改衣’、‘授餐’亦然。此真善体人情以为言也。”(《诗经通论》卷六) 近·闻一多:“首二句是唱歌人给对方的一个暗号,报导自己在什么地方,以下便说出正意思来。古人说牡曰棠,牝曰杜,果然如是,杜又是象征女子自己的暗话。”(《风诗类钞》,见《闻一多全集》,三联书店,1982年版) 今·陈子展:“《有杕之杜》,亦为乞食者之歌。疑自《杕杜篇》分化而来,可视为同一母题之歌谣。……愚谓诗以孑然独生之杜,兴茕独无依之乞食者也。以《韩说》‘饥者歌其食’之义解之,则得之矣。”(《诗经直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总案】: 关于本诗的题旨,各家解说不一,要而言之,不外乎求贤、乞食、思夫、求爱四种解释。细味诗意,余以为闻一多的求爱说最为切题。一个妙龄女子,一旦遇到了自己爱慕的男子,年轻的心儿犹如脱缰之马,再也无法羁绊,爱的折磨,情的煎熬,终于使她冲破“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法罗网,高唱情歌呼唤情人到来,以慰平生之愿。在“地瘠民贫,风俗勤俭”的古唐地,能有如此之大胆、热烈追求爱情的诗篇,实为难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