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布置及构造要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布置及构造要求 (一)预应力筋的布置 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面结构中,根据楼板的结构形式,预应力筋的布置大体有:纵向多波连续曲线配筋方式和纵横向多波连续曲线配筋方式。 1.纵向多波连续曲线配筋方式 在多跨单向平板结构中,曲线筋的形式与板承受的荷载形式,及活荷载与恒荷载的比值等因素有关,图6-39为某一工程预应力筋的布置方式。 图6-39 多跨单向平板预应力筋布置方式 2.纵横向多波连续曲线配筋方式 在多跨双向平板结构中,结构在均布荷载的作用下,其曲线配筋形式有按柱上板带与跨中板带布筋,如图6-40a所示。对长宽比不超过1.33的板,在柱上板带内配置60%~75%的无粘结筋,其余分布在跨中板带,这种布筋方式给穿筋、编网和定位方面的施工均带来不便。 另一种布筋方式是:一向带状集中布筋,另向均匀分散布筋,如图6-40b所示。无粘结预应力筋在一个方向上沿柱轴线呈带状集中布置在宽度1.0~1.25m的范围内,而在另一方向上采取均匀分散布置的方式。这种布筋方式避免了无粘结预应力筋的编网工作,在施工质量上易保证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垂幅,且便于施工。 图6-40 多跨双向平板预应力筋布置方式 (a)按柱上板带与跨中板带布筋;(b)一向带状集中布筋,另向均匀分散布筋 (二)构造要求 1.无粘结预应力筋的保护层 考虑到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耐火要求,其保护层的最小厚度应符合表6-9与表6-10中的规定。 表6-9 板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表6-10 梁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注: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能满足上表中所列要求时,应使用防火涂料。 2.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间距 对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板,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间距一般为250~500mm,其最大间距不得超过板厚的6倍,且不宜大于1.0m;各种布筋方式每一方向穿过柱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数量不得少于两根。 3.混凝土预压应力 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平板,混凝土的平均预压应力值不宜低于1.0N/mm2,也不宜大于3.5N/mm2;在裂缝控制较严格的情况下,平均预压应力应不小于1.4N/mm2。对抵抗收缩与温度变形的预应力筋,混凝土平板预压应力值不宜小于0.7N/mm2;在双向平板中,平均预压应力值不大于0.86N/mm2时,一般不会因弹性收缩或混凝土徐变而产生过大的尺寸变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