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延迟性心因性反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延迟性心因性反应 一、概述 由应激性事件或处境而引起的延迟性反应,又称创伤后应激障碍。此类型以遭受创伤至出现精神症状有一潜伏期,一般以几周到几个月,很少超过6个月。 二、临床表现 为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反复出现创伤性梦境和恶梦,不与他人接触,对周围环境无反应,快感缺失;回避对既往创伤处境或活动的回忆。另外,具有高度警觉状态、惊跳反应,伴失眠、焦虑或抑郁。多数病人能自行恢复,少数可呈慢性病程,达数年之久,可有人格改变。 三、诊断 【症状标准】 (1)遭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异乎异常的创伤性事件或处境(如天灾人祸); (2)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病理性重现),并至少有下列1项:①不由自主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②反复出现有创伤性内容的恶梦;③反复发生错觉或幻觉;④反复发生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如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或周年日等情况下,会感到异常痛苦和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伴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等; (3)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至少有下列1项:①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②易激惹;③集中注意困难;④过分地担惊受怕; (4)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情境的回避,至少有下列2项:①极力不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人与事;②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避免到会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③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④兴趣爱好范围变窄,但对与创伤经历无关的某些活动仍有兴趣;⑤选择性遗忘;⑥对未来失去希望和信心。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即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数月后发生,罕见延迟半年以上才发生),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 【排除标准】排除情感性精神障碍、其他应激障碍、神经症、躯体形式障碍等。 【鉴别诊断】 1.抑郁症 也可有悲伤的体验、情绪淡化等表现。两者不同之处,抑郁症的抑郁心境涉及较广,包括若干的兴趣、日常喜好、个人前途等各方面,而无固定的应激事件,且伴消极、自卑或自杀企图及行为,症状有晨重夜轻的变化特点。 2.焦虑性神经症 焦虑症往往对于自身健康过于忧虑,躯体主诉较多,甚至有疑病倾向,无明显的精神创伤发病因素。 四、治疗 (一)药物治疗 1.抗抑郁剂 三环类药物对闯入性回忆与噩梦有显着疗效,多塞平25~100mg/d,或丙咪嗪50~100mg/d。 2.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如吗洛贝安0.15~0.45mg/d。 3.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对回避及麻木效果较好,如氟西汀20mg/d,舍曲林50mg/d等。 (二)心理治疗 鼓励、宣泄、加强社会支持等心理治疗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有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