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前146)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前146) 古罗马与迦太基争夺地中海西部霸权的战争。因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意即“无耻小人”),故名。共三次。第一次爆发于公元前264年,战场在西西里岛和迦太基本土,公元前241年罗马在伊干特群岛击败迦太基舰队,迦太基被迫求和赔款,西西里成为罗马的第一个行省。第二次以公元前218年汉尼拔率军远征意大利为发端,特拉西米诺湖战役(前217)和坎尼战役(前216)罗马连遭失败,汉尼拔转战意大利,所向披靡,罗马一度似处于覆灭的边缘。后罗马元老院采取“拖延战术”,避免与汉尼拔决战而又牵制住他。公元前210年罗马转入攻势,占领汉尼拔在西班牙的后方基地,公元前204年在迦太基登陆,汉尼拔应召回国,公元前202年扎马战役迦太基败。次年缔结和约:迦太基交出全部战舰,失去海外一切属土,赔款一万他兰同,未经罗马许可,不能对外宣战,事实上成为罗马的附庸国家。罗马为蓄意消灭迦太基,于公元前149年第三次发动战争,派军在北非登陆,围困迦太基城达3年之久。公元前146年,迦太基人虽奋勇反抗,终因强弱悬殊,孤援寡助,为罗马所败。战死者达85000人,幸存50000人悉数被卖为奴,迦太基城被夷为平地。从此罗马称霸西部地中海,迦太基成为它的阿非利加行省。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