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 本病是以反复发作的毛囊炎性丘疹和脓疱,伴有病变组织中和外周血嗜酸性白细胞增多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病因不明,可能与病灶感染有关,也有人认为是对某些金属的过敏反应。 〔诊断要点〕 一、多见于男性青壮年。 二、好发于面部、躯干、上肢伸侧。 三、皮损为毛囊性红色丘疹或脓疱,周围有红晕,多表现为丘疹顶端有脓疱。呈群集性分布,可形成红色斑片,病变中心丘疹消退后有少量鳞屑和色素沉着,而边缘又有新起丘疹、脓疱,逐渐向周围扩展。掌跖部类似掌跖脓疱病。 四、部分病人过去或目前患有痤疮、脂溢性皮炎或湿疹等。 五、病程慢性,反复发作,皮损伴有轻痒,重者可伴周身不适。 六、周围血嗜酸性白细胞明显增多。 七、脓汁细菌培养阴性。 八、病理变化 毛囊及周围表皮内可见以嗜酸性白细胞为主的浸润,并可引起海绵水肿及以嗜酸性白细胞为主的脓肿。真皮血管周围也有同样的细胞浸润。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脓疱疮、体癣、疱疹样脓疱病和脓疱性银屑病等相鉴别,本病虽出现脓疱,但查不出细菌或真菌,不伴全身症状,血中及病变组织中嗜酸性细胞明显增高,故不难与这些疾病鉴别。 〔治疗〕 一、一般治疗 认真查找有无慢性感染性病灶,并给以积极的治疗;有无金属牙套或其他引起过敏的金属,进行相应的处理。 二、全身症状 (一)氨苯砜 开始25毫克,日2次口服,以后增至50毫克日2次~3次口服。 (二)消炎痛 25毫克日3次口服,控制症状后减量维持。 (三)皮质类固醇激素 强的松每日30毫克~40毫克,分次口服。 (四)雷公藤多甙 20毫克~30毫克,日3次口服,病情控制减量维持。 三、局部治疗 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外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