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可靠性的度量指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可靠性的度量指标 1.无故障率 无故障率是系统可靠性的主要和决定意义的指标之一。对飞行员来说,在飞行期间不能实现设备故障恢复时,可靠性与无故障率是同意语,对于控制系统,无故障率是指在实际的使用条件下和所需求的时间内,系统参数处于给定偏差范围内的概率。计算常常使用它的相对量——失效率。失效的结果,使系统由正常工作状态过渡到非正常工作状态。若系统(或产品)的失效分布函数为F(t),其分布密度为f(t),则积: (1)早期失效型。早期失效型的失效率λ(t)随时间t的增大而减小。又称逆减型失效率。它一般为系统(或产品)在使用初期,由于不适应外部环境,因而发生失效的可能性较大。但它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其原因大多是由于产品材料有缺陷,设计不完善,制造不好,检验疏忽而造成,或是由系统(或产品)本身性质造成的。 (2)偶然失效型。偶然失效型的失效率λ(t)为常数,它与时间无关。又称恒定失效率,一般由于应力条件随机变化而发生的。 (3)耗散失效型。耗散失效型的失效率λ(t)是时间的增函数。又称逆增型失效率。这是产品使用进入老化、衰变、退化的状态而发生的。 对系统(或产品)来说,一般的在工作过程中,失效率随着时间的变化分属于上述三种类型,若用图形来描述时,如图3-5所示,这个曲线又称作浴盆曲线。 图3-5 浴盆曲线 对失效的分析过程大体是:搜集失效数据;失效形式鉴定;失效特征描述;失效机理假设;证实;提出改进意见;探索新失效因素。 2.可靠度 可靠度R是系统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因为R是概率,它的取值范围为0≤R≤1,因此,可靠度可用百分数来表示。若将系统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丧失规定功能的概率记为F,则R=1-F。其中F为失效概率。为了估算某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的可靠度或失效概率,可以通过该系统的大量试验来确定,如取N个产品,若在规定的时间与条件下有n个失效,则失效率为: 由于可靠度与时间有关。因此,可靠度R是时间的函数,记成R(t),称为可靠度函数。现有N个产品从时间0开始工作,到任意时间t的失效率为n(t),则失效概率(又称累积失效概率)为 在产品开始使用时(即t=0),认为产品都是好的,因此,n(0)=0 R(0)=1。随着时间的增长,可靠度相应减少,不论整个系统(所有的产品)寿命有多长,在使用的最后总是要失效的,因此,n(∞)=N,R(∞)=0,由此可知,可靠度函数在(0,∞)区间的非增函数的取值范围内为0≤R(t)≤1。F(t)与R(t)的变化曲线如图3-6。 图3-6 R(t)与F(t)变化曲线 实际中往往使用失效概率F(t)的导数,即失效密度函数来衡量系统的可靠性。因为 即用F′(t)=f(t)称为失效密度函数。用失效密度函数来表示失效时间ξ的分布,即f(t)表示失效时间ξ在t附近的取值的概率大小,如图3-7所示。 图3-7 失效密度函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