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原料皮的保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原料皮的保藏 各种保藏法和它们的优缺点归纳于表1-9。原料皮通过使用防腐剂,降低皮的水分,降低贮放温度及改变皮的pH值等办法,抑制住细菌酶对胶原的裂解作用,达到防腐保藏的目的。 表1-9 保藏方式及其优缺点比较 (一)暂时防腐法、冷冻法和浸酸法 这些方法较少采用,其特点见表1-10。 表1-10 暂时防腐法、冷冻法和漫酸法 (二)盐腌法 盐腌时食盐渗透到皮内,生皮脱水失重,盐水溶解血液和部分可溶蛋白质流出皮外,皮内食盐浓度达到足以抑制细菌作用的程度。盐腌皮的部分纤维间质和血液大部被溶出,皮纤维又被吸湿性的食盐被覆着,皮的水分相当大,浸水没有任何困难。皮上附着的油肉有碍食盐的透入,应先除掉。盐腌有撒盐法和盐水法两种加工方法,均可制成盐湿皮。 去肉并短时间流水洗净后,加入按生皮重15%食盐于转鼓内,常温下转动腌制约2小时,便可达到防腐目的。本法较池腌法节约用盐,缩短加工时间,防腐见效快。转鼓宜不时改变转动方向,以免皮子打卷。 盐腌用食盐的质量要求如表1-11。 表1-11 腌皮用食盐的质量要求 盐内杂质过多,尤其使用旧盐时,往往引起细菌作用,皮肉面变色(盐菌斑)。为了防止绿、黄或红色的盐斑出现,除不用旧盐外,盐内另加食盐重量2~3%的碳酸钠和1%的萘或灭菌剂以加强效果。灭菌剂可用氟硅酸钠,对硝基苯酚或五氯苯酚。 撒盐法和盐水法的实施和对比,见表1-12。 表1-12 两种盐腌法的对比 (三)盐干法和干燥法 降低皮内水分,阻止细菌活动的干燥法要求皮水分要蒸发快,水分达到15%以下,又不使皮质胶化变质。这种方法适于薄小皮张的防腐。干到约八成干时,折叠成一定皮形,然后继续干燥。水牛皮沿脊线对折,小皮可以不折,但面积6尺2以上的犊皮常对折如水牛皮。 1.盐干法 这是先初步盐腌,而后干燥的方法。盐干皮具有盐湿皮和干皮的优点,防腐效果好,浸水容易,分量轻,便于保存与运输,而没有干皮的易折裂、生虫和难于回软的缺点。猪皮的一部分和牛皮及羊皮的一小部分是盐干皮。用盐量约是生皮重的15~20%,盐水腌皮时的浓度约为20%。腌透后再于较低温度下阴干,半干时依法折叠成形。 2.干燥法 干燥法是最简便的防腐措施。在干燥过程中要注意通风,加快水分的蒸发。不要放在水分大的地面上或草地上晾皮,更不要放在烈日下直接晒或放在晒热了的砂砾地与石头上,以免皮变质胶化。要严防雨淋或被露水打湿。放在地上干燥时,应铺平垫高,加强通风,并注意不使边缘卷缩。搭竿干燥时要多次倒动,以免皮粘结在竿上。干燥前要去净油肉,以加快水分的蒸发,防止走油(油烧)。八成干后折成有一定折叠形状的干皮。因为皱缩皮易被折裂磨损。晾晒时皮一定要平展。一般干燥方式见表1-13。 表1-13 干皮的干燥方式 (四)保藏方法与失重及皮的折叠形状 1.保藏方法与失重 (1)鲜皮处理后的重量变化(为鲜皮重的): 盐湿猪皮 约90% 盐干猪皮 约56% 冻牛皮 约95% 盐湿牛皮 约85% 盐干牛皮 约50% 干牛皮 约40% (2)鲜牛皮干燥成干皮后: 重量减少……………………………………55~60% 厚度减少……………………………………30~40% 面积减少……………………………………10~15% (3)去过肉的牛皮含水量: 干皮水分……………………………………10~15% 盐干皮水分…………………………………15~20% 盐湿皮水分…………………………………45~50% 鲜皮水分……………………………………63~65% 2.各种干皮的折叠形状 撑板皮毛面向内沿脊线对折。干皮先将四肢和头部折起,盐干皮先沿腹部和颈部折起,然后毛面向内对折,小张皮可以不折。折叠方法如图1-3。 图1-3 牛皮的折叠方法 山羊皮四川路和汉口路干成方圆形,华北路和济宁路近长方形,绵羊皮多为长方形。如图1-4。 图1-4 山羊皮的形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