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营养不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yingyang buliang

亦称慢性营养紊乱,常见于断奶前后的婴幼儿。病因:
❶喂养不当:由于小儿生长发育迅速,需要丰富而合理的营养物质。长期乳汁不足,过早添加淀粉类食物,食物中蛋白质和总热能供给不足,或幼儿偏食,过饥,过饱,饮食不调,都可引起营养紊乱。
❷疾病影响:婴幼儿营养紊乱与消化不良相互影响,可造成恶性循环。由于消化紊乱,腹泻、呕吐使食物吸收和利用受到障碍,导致营养紊乱;营养紊乱时,消化机能差,易患消化不良。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和肠寄生虫病,早产儿或先天畸形(唇裂、腭裂、幽门狭窄等),均易发生营养不良。症状表现:根据病情轻重、体重减轻与全身状态,将营养不良分为三度(见下页表)。预防:
❶合理喂养:婴儿时期应尽量采用母乳喂养,母乳不足须采用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时,首选牛、羊乳及其制品,或合理配制的代乳品。不应单独以淀粉类、麦乳精、炼乳等喂养婴儿。应逐步添加各种辅食,断奶前后尤应注意供给合理、平衡的膳食。
❷合理安排生活制度:使儿童睡眠充足,户外活动时间有保证,食欲好。
❸预防各种传染病、寄生虫病,矫治先天畸形。
❹早发现营养不良患儿,及时纠正。

营养不良的临床类型

类型体重低
于正常
皮下脂肪及
肌肉情况
精神状态
第一度
营养不良
(轻症)
15~25%仅腹部、躯干、
大腿内侧脂肪
层变薄,肌肉不
结实,面色显苍
如正常小儿
或较差
第二度
营养不良
(中度)
25~40%腹部、躯干脂肪
层完全消失,四
肢、面部轻度消
失,皮肤苍白干
燥,肌肉松弛,
胸背瘦削
抑郁不安,不
活泼,食欲减
退,易患腹泻
第三度
营养不良
(萎缩症)
40~50%全身皮下脂肪
层完全消失,面
部消瘦,皮肤皱
褶、干枯、无光
泽或浮肿发亮,
肌肉显著消瘦
(皮包骨头),失
去弹性呈老人
不安、好哭,
晚期高度抑
制、拒食,反
应性低,体温
不升
☚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维生素A缺乏症 ☛

营养不良malnutrition

系各种营养素缺乏的综合征。散见于各种疾病中,有各种不同的表现。一般多指蛋白质缺乏为主的营养不良而言。病人有疲乏软弱、消瘦、发育受影响、肤色黄而粗糙并有弹性减低、皮下脂肪减少、贫血、血浆蛋白降低、水肿等。可查找病因纠正之,适当增加蛋白质食品,必要时输血或输入水解蛋白。

营养不良

营养素缺乏的综合表现。主要是蛋白质、热能不足,亦可因营养素供给或摄入不足、消化吸收不良、消耗增多或有生理、病理变化使需要量增加而未能得到及时补充所致。早期症状不明显,较重者有消瘦、乏力、易感染、肌肉萎缩等症状。亦可出现贫血、水肿和发育障碍。


营养不良

见“食品卫生学”中的“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malnutrition

为婴幼儿常见的慢性营养缺乏病,因热量或蛋白质缺乏或吸收不良引起。主要表现为体重不增,消瘦,皮下脂肪减少(严重者近乎消失),肌肉发育不良,智力及运动发育迟缓,食欲及对外反应力低下,并可有浮肿、贫血、各种维生素缺乏等。治疗以调整饮食、补足营养、治疗慢性病为主。

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是由于摄取食物绝对量不足或食物不能吸收、利用或消耗增加而相对不足,以致不能维持正常代谢,消耗自身组织,出现体重不增或减低及生长发育停滞。营养不良可并发其他营养性或感染性疾病。
营养不良从其性质可分为能量营养不良和蛋白质营养不良两大类; 两者既不相同,又有交叉和一定的相似之处,因缺乏营养时往往总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均不能充分供应。为便于叙述,目前分为两大类:
❶能量营养不良,以能量缺乏为主。
❷以蛋白质缺乏为主的蛋白质营养不良,根据其突出症状又可分为营养不良性水肿和夸希奥科,均另有专条介绍。
能量营养不良 婴幼儿能量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为供食不足(供应不足或养育者缺乏营养知识),或吸收及利用障碍(如长期腹泻及肠道或呼吸道感染,先天畸形如唇裂、腭裂、心血管疾患)、出生低体重儿、多胎等引起。三岁以上小儿的能量营养不良除上述原因外,饭前常吃糖果、缺乏户外活动,大便秘结等均影响食欲;或因家庭或学校的精神环境因素而引起精神性厌食; 个别家庭或地区习惯上对某种食物(如奶类、肉、蔬菜)不愿取食而形成的偏食也为较常见的原因。有些病例为婴儿时期的营养不良未得及时矫治所致。
轻症可见皮下脂肪消减和肌肉松弛,重症则有内脏萎缩、肠壁变薄、肝脂肪变性和心肌纤维混浊变性等。生理上,消化功能首先受累,酶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细胞免疫系统均受到不良影响。
临床见婴幼儿的体重、身长低于正常,身体各部位的皮下脂肪层先后消失,其顺序为腹、背、上下肢、臀及面颊;当两颊脂肪垫消失时,全身消瘦如老人。体温低下,活动减少。患儿精神萎靡,间以烦躁,食欲低下,对食物的耐受性极低,或易吐泻,或常便秘。如并发各种感染,更易引起严重腹泻,出现脱水、酸中毒。同时可有维生素缺乏的特殊症状如结膜干燥、口角疮等(但因生长迟缓,不常并发佝偻病)。营养不良开始于三岁后者,其身高常属正常范围而体重比较低下,常有肌肉松弛、容易疲乏,对脂肪的消化耐受力较低,睡眠时易醒、中度贫血等,体格检查时常可见感染病灶。
过去我们沿用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方法乃以同年龄正常儿的平均体重为依据,比平均体重低10~25%者为Ⅰ度营养不良,低26~40%者Ⅱ度营养不良,低40%以上者为Ⅲ度营养不良。但单凭体重并不能准确评定营养不良的轻重度,因体重也与身高相关。故必须参考其他体征,首先要重视皮下脂肪层的变化。Ⅰ度营养不良者仅腹部脂肪变薄,Ⅱ度者臀部脂肪也明显变薄,Ⅲ度者臀部和面部脂肪均接近消失。也应参考其他症状如精神萎靡、肌肉松弛和皮肤弹性差。Ⅰ度营养不良儿此类症状常缺乏或甚轻微,在Ⅱ度营养不良者才出现,Ⅲ度者则甚明显。
三岁以上的营养不良分为轻度和重度。体重低于正常平均值30%以上者为重度,低15~30%则为轻度。也要参考皮下脂肪层的厚薄和肌肉结实、皮肤颜色以及精神活泼程度以确定其轻重度。此外,还应考虑体重与身高的相关关系。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用体重身高相关图作为评价儿童营养状态的依据。诊断营养不良及其轻重程度后,根据详细病史及家庭环境的调查以确定其病因。
预防营养不良的措施,主要是营养指导,着重鼓励人乳喂养至生后6~8个月。必须人工喂养时,强调以牛乳或其他含有优良蛋白质的代乳品 (如豆制代乳品) 为主,再加适合于年龄的辅食。同时要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饮食与睡眠皆有定时,利用日光、空气及适宜的体格锻炼以预防疾病。治疗应配合病儿的食欲及消化能力,增加每日总能量和补充营养素,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重病者必须逐步增加能量,不要太快,食物种类也不宜偏多,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对消化力弱的营养不良儿,更要小心选用食品,一般先用脱脂牛奶、脱脂奶粉、豆浆或豆制代乳粉,以后改用全脂奶,由稀到浓,由少到多。恢复期宜用中药消导健脾,以增进食欲,加强消化功能,如建曲、焦山楂、谷麦芽、豆蔻、木香、党参、陈皮、茯苓、白术、淮山药、甘草等,连服1~2月。其他疗法如推拿、针灸、捏脊等亦属常用。输全血或血浆以及静脉注入氨基酸混合液等,一般用于Ⅲ度营养不良者,但要注意输入的量及速度。

☚ 肥胖症   营养不良性水肿 ☛

营养不良

poor nutritional state;malnutrition;undernourishment


营养不良

malnutrition

营养不良yíng yǎng bù liáng

malnutrition; dystroph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9: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