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勘查的基本要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勘查的基本要求 3.2.1.1 流域自然环境 (1)流域位置:经纬度位置从1∶10000或1∶50000地形图上量算,自然地理位置从地图或有关报告中查取; (2)流域形态:流域形态对形成泥石流的暴雨径流影响很大,如漏斗形、栎叶形、桃叶形等形态的沟域有利于松散固体物质的启动而形成泥石流; (3)流域面积:在1∶10000或1∶50000地形图上,用求积仪法或米格纸法量取; (4)地形地貌:确定沟谷的相对高差,沟床及山脊的最大、平均坡度,各坡度级别所占的面积比率; (5)气象水文:对形成泥石流有控制作用的气候特征值主要是温度和降水量。温差变化引起沟域岩石风化加剧和冰雪消融等,可直接导致泥石流。暴雨是泥石流产生的主要触发因素。根据沟域内或附近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统计前期降水与暴雨过程(24h、1h、1/2h、1/6h雨强)与泥石流暴发的关系。长期观测最大值与平均值(H年最大、H年平均、H24h最大、H24h平均、H1h最大、H1h平均等); (6)植被:调查沟域土地类型、植被种属组成和分布规律,了解主要草种及作物品种的生物学特性。 3.2.1.2 地质环境 (1)构造:研究构造(重点是新构造)对地形地貌、松散固体物质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并确定其对泥石流活动的影响程度; (2)地层:查明沟域新老地层划分、接触关系和分布特征,对控制泥石流形成固体物质的老地层、构造破碎带、第四系地层重点测绘填图; (3)岩性:查明沟域内分布广的岩层、易风化破碎的软弱岩层对泥石流固体物质的控制作用,填绘岩性分布图,统计沟道卵砾石、岩块的岩性特征、分析其主要来源区; (4)地震:查阅地震图件,了解沟域地震基本烈度; (5)第四系地质史:填绘沟域内第四系堆积物分布图,确定第四系各阶段沟域或邻区古地貌; (6)查明松散固体物质的分布、类型、产状、贮量及运动环境; (7)确定泥砂沿程补给长度比; (8)沟口泥石流堆积活跃程度,主要根据沟口堆积扇和大河的相互作用确定; (9)查明河沟近期一次变形幅度。 【参考文献】: 邓清禄.2000.斜坡变形构造.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段永侯,罗元华,柳源等.1993.中国地质灾害.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李媛,张颖,钟立勋.1992.中国滑坡崩塌类型及分布图说明书.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李智毅,王智济,杨裕云.1996.工程地质学基础.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李智毅,唐辉明.2000.岩土工程勘查.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刘传正等.2000.地质灾害勘查指南.北京:地质出版社 牟会宠.1987.滑坡.北京:地震出版社 晏同珍,杨顺安,方云.2000.滑坡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张咸恭,李智毅等.1998.专门工程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