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天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天香 天香词牌名。双调九十四字或九十六字,以九十六字体较常见。上阕五仄韵,下阕六仄韵。 ☚ 尾犯 水调歌头 ☛ 天香 天香又名《天香慢》、《伴云来》、《楼下柳》。见贺铸《东山词》。《词谱》谓:“《法苑珠林》云:‘天童子天香甚香’,调名本此。”说似牵强。宋周密《蘋洲渔笛谱》内有数首咏物词,均赋调名本旨,如以《疏影》赋梅影,以《夜合花》赋茉莉,以《珍珠帘》赋琉璃帘,《天香》赋龙涎香。宋吴文英《梦窗词稿》内亦有《天香》词,赋熏衣香。周、吴二词,均缘题而赋,虽未详其有否依据,然较之《词谱》所谓本调调名本源,或更切近事理。词为双调,九十六字,体格颇多,主要有二体:一体上片十句五仄韵,下片八句六仄韵,《词谱》卷二四列贺铸词“烟络横林”一首;一体上片十句四仄韵,下片八句六仄韵,列毛滂词“进止详华”、吴文英词“碧藕藏丝”各一首。吴词上片结拍两个六字句,每用对偶,宋人填此词调,多依之。《词律》卷一四列此调正体为九十四字,例词取宋王观(误题王充),实则沿旧本之误,于王词上、下片各脱漏一字,《词谱》对此已有辨识。 ☚ 开元乐 天下乐 ☛ 天香无端晴亭暮驿。恨连年、此时行役。何似临流萧散,缓衣轻帻。炊黍烹鸡自劳,有脆绿甘红荐芳液。梦里春泉,糟床夜滴。 这首词抒发了热爱乡村生活、向慕隐逸的思想情趣。 “市远人稀”,指作者此时旅居远隔闹市、人烟稀少的乡村。人烟虽稀少,但并不象幽刹和古堡一般死寂,“林深犬吠”,就表现出一种勃勃的生气。犬吠声震荡在空旷的深林,具有一种画外音的艺术效果,增加了山野情趣的诗意美。山环水绕的村落,清秀、安宁,又是一个境界。这三句分三层展示词人所处的村居环境:一为总体概貌,突出荒僻;二为深林的长镜头摇摄,旷远中突出犬吠的声音;三为近镜头的空格处理,表现有山有水的优雅村落环境。层次井然,线索明晰。“田里安闲”三句,重点写人事。环境是深幽恬静的,人们相处也十分融洽。“东邻西舍,准拟醉时欢适”,通过具体的生活情节,补足“安闲”涵义。“准拟”,说定,约好。全句突出农村生活的无忧无虑和自由自在。“社祈雩祷”三句,深入一层,表示乡村风俗人情,更良多趣味,令人兴奋愉快!“社祈”,祭土地神,祈祷丰收。《周礼·地官·鼓人》:“以灵鼓鼓社祭。”可知社祭要鸣鼓。“雩祷”,求雨消灾的仪式。《说文》:“雩,夏祭乐于赤帝,以祈甘雨也。”可知“雩祷”要奏乐。“有箫鼓、喧天吹击”,乡村的风俗仪式,十分认真,也十分热闹。恰逢夜雨新晴,词人漫步田头地边,看到带露的桑条婀娜多姿,迎风翻涌的麦浪翩跹起舞,大地被洗出一身新绿,鲜嫩的阳光,铺洒原野,珠露闪烁,和风拂熙,清新秀雅,沁人心脾。那种沐浴在大自然中的舒适感,叫人沉醉!上片,词人分四个层次写了村居的幽静古朴环境、安闲的人事生活、热闹的风俗活动和清新的自然景观。 换头由对乡村古朴淳厚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引出对求仕生活的厌倦感。“晴亭暮驿”转换了空间,写词人为求仕飘泊异乡,受尽旅途劳顿。它是移动和变幻着的场面,是下文“行役”的具体实景。“晴”“暮”对举,互文见义,它含有“晴亭雨驿”和“朝亭暮驿”两层涵义。“无端”,没来由。“行役”,旅行在外。这三句是词人带着无限悔恨的心情,抱怨这些年旅行颠簸在外面,受尽劳苦困顿,毫无收获。这种奔波操劳,怎么比得上穿宽舒的便服,戴轻便的头巾,临流垂钓或萧洒闲散,能领略庶人之乐,自由自在,称心如意呢!“临流萧散,缓衣轻帻”与“晴亭暮驿”、“连年行役”是两种不同的生活追求。后者是求仕之道,前者是隐逸之道。这里,作者直抒胸臆,表示摒弃仕途经济的隐逸决心。后来词人终生以种树为业,可证此番话并非虚妄和牢骚,而是酝酿许久的肺腑之言。“临流萧散”,化用谢朓“并此终萧散,垂竿深涧底”(《始出尚书省》)诗意。“炊黍烹鸡”以下,仍表示对自给自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脆绿甘红”指果品。“荐芳液”,指进酒。晚上睡熟了,梦中听到春泉“叮咚”,汩汩涌流,原来是糟床酒滴正叮咚作响哩!这里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对田园生活的香甜美好进行最后一笔浪漫主义的重彩渲染。“梦里春泉,糟床夜滴”,化用杜甫“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羌村三首》之二)诗意,不过他由梦中写之,似真还幻,意境朦胧幽美,别饶佳致! 这首词清新厚朴,深得陶渊明、孟浩然风致,乡土气息浓郁,典则高华,结构浑成,以生活场景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愫,蕴藉含蓄,隐秀清隽,读之,有穆如春风之感。 天香百岁中分,流年过半,尘劳系人无尽。桑柘周围,菅茅低架,且喜水亲山近。倦飞高鸟,算也有、闲枝栖稳。纸帐绸衾,日高睡起,懒梳蓬鬓。 闲阶土花碧润。缓芒鞋,恐伤蜗蚓。侧掩衡门,空解草《玄》谁信?俗驾轻云易散,赖独有、莲峰破孤闷。世事悠悠,从教莫问。 这首词写隐逸生活,但词的开头,并不直接写隐居生活,而是对以往的岁月发出沉重的感叹。“百岁中分,流年过半”,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形象。虽已年过半百,但他仍然感到为尘世俗劳所缠绕,而且无穷无尽,不知何时是了。“尘劳系人”,人是被动的,是为其所迫的,当然也是不得意的。所以“无尽”二字,透露出作者多少厌倦,多少不满。这就不仅仅是一个老人的形象,而是一个在生活的道路上奔波了大半辈子,衰疲厌倦不堪的老人形象。作者没有具体描绘自己无穷无尽的烦恼,但读者可以去想象,何况大半生的酸甜苦辣也一言难尽。这样一位老人,希望远离尘世喧嚣,向往隐居生活,是很自然的。以上三句也为下面“桑柘周围”三句具体描写隐居的环境作好了铺垫。作者隐居西阳里后,以种树为业。我们可以想象,在他的精心培植下,桑树、柘树环绕着他的居室,茁壮葱郁,生机勃勃。营草白茅铺架的低矮小屋,掩映在水中,依傍在山下。环境虽然古朴,居室虽然简陋,但对于一个从尘世纷嚣中走来的衰疲老人,自然有莫大的吸引力,他会感到异常的清新。这样的环境,跟令人烦恼的尘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样清幽的环境中,作者的感受如何呢?——“倦飞高鸟,算也有、闲枝栖稳。”“倦飞高鸟”是作者自比,他在《凤栖梧》中也有“倦客情悰纷似缕”的词句。可见即便来到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作者也一下难以脱去在尘世中奔劳的“倦”意。但倦鸟有“闲枝”可栖宿,总还是令人快慰的,这就传达出作者的隐居之乐。“纸帐绸衾”(纸糊的帐子和粗茧丝做的被子)三句才具体写到隐居生活。“纸帐绸衾”写隐居生活的清淡。太阳都升高了才睡醒起床,也懒得去梳整一下乱蓬蓬的头发,这是写隐居生活的清闲。这不过是他隐居后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但却表现出他的逍遥和闲适,同时也启开了下片对闲居生活的描写。 “闲阶土花碧润”,这是极写自已不与人往来。阶是供人走的,但却“闲”得来长满了“土花”(苔藓之类),而且碧绿丰润,可见这里极少有人行走。“缓芒鞋”二句是一个细节描写,最能形象地说明作者的闲适。闲到走路都十分小心,怕把蜗蚓踩伤,不闲谁能如此?这个细节描写非常好。以上所写是户外漫步。那么在居室里呢?“侧掩衡门(横木为门),空解草《玄》谁信?”《汉书·扬雄传》:“董贤用事,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扬)雄方草《太玄(经)》,有以自守,泊如也。”作者以扬雄自比,表明自己不会去追名逐利,而要潜心钻研学问。《中州乐府》:景覃“博极群书,有举问者,立诵数百言不休……老不废书,有劝以养目力者,曰:‘我辈非读书则无所用心,要当死而后已耳。’晚年于《易》有所得。”可见此处为实写。最后四句是进一步抒慨。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请回俗士驾,为君谢逋客。”俗驾即俗士驾,俗士的车马,代指俗士。俗士是不讲交谊的,有如“轻云易散”,这是对“闲阶”句的照应。他只有靠仰望华山顶上的莲花峰来破除心中的孤寂和愁闷,这又与词的开头那片愁绪照应了。所以他才发出了世事悠悠,听其自然,不再过问的感叹。 这首词比较完整地塑造了一个归隐的士大夫的形象。作者塑造这个形象,是从心理和行动两方面着笔的。对已往岁月的感慨和“倦”意,对隐居环境的“喜”,隐居后的“孤闷”之感,皆属心理描写。而又通过“日高睡起”、户外漫步、闭户读书等具体事情,与心理描写照应。这就使得这个形象既在情感上有一定深度,而又较为实在。另一方面,作者在传达自身情绪时,善于把握分寸。上片从尘世的喧嚣到乡村的清幽,既有欣喜,又未完全脱去“倦”意。下片虽着重表现隐居的闲适,但也道出了隐居的“孤闷”。这就使得这个形象更为真实可信。全词的基调总的来说是沉闷的,不难看出,虽然作者力求在隐居生活中求得解脱,但却并未得到真正的解脱。 天香 天香王沂孙 咏龙涎香 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讯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瓷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 几回殢娇半醉,翦春灯、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荀令如会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漫惜余熏,空篝素被。 此词为词人咏物之力作。上片着重写龙诞香的产地、制作、形状及袅袅之烟云,语语凝炼,脉络分明。下片转入当年焚香的一些可感念之情事。“荀令”二句拈出自伤失却风雅之情,见出一种难以挽回的长逝的悲哀,末句以惜春意作结,也与此意粘连。 ☚ 高阳台 眉妩 ☛ 天香 天香tiānxiānɡ━━ 指美女。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选姿》:“非止国色难亲,天香未遇,即强颜陋质之妇,能见几人。”参见“国色天香”条。 ☚ 小家碧玉 无盐 ☛ 天香❶〈隐〉宋代市语指木犀。见《绮谈市语·花木门》。庾信《奉和同泰寺浮图》诗:“天香下桂殿,仙梵入伊笙。” 天香指美女。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选姿》:“非止国色难亲,天香未遇,即强颜陋质之妇、能见几人。”参见 【天香国色】。 天香tiān xiāng本指牡丹之类的花。比喻姿色美丽的女子。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选姿》:“非止国色难亲,天香未遇,即强颜陋质之妇,能见几人。”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下) > 雜俗部 > 祈禳 > 天香 天香 tiānxiāng 新年或其他節日,用於祭神敬天的香。北周·庾信《奉和同泰寺浮屠》詩:“天香下桂殿,仙梵入伊笙。”宋·吳自牧《夢梁録·元旦大朝會》:“元旦侵晨,禁中景陽鐘罷,主上精虔炷天香。”元·王惲《三山元日》詩:“臺爇天香簇絳紗,三山簫鼓樂年華。” 天香tiān xiāng❶一作“仙桂”。宋代市语谓木樨花。《绮谈市语·花木门》:“木犀 (樨): 天香,仙桂。” 芳香【同义】总目录 天香芳香 天香 天香芳香的美称。北周·庚信《奉和同泰寺浮图》:“天香下桂殿,仙梵入伊笙。” ☚ 琼粉 砧韵 ☛ 各种香气 各种香气花的香气:花香 花气 花腥 ☚ 芳香 各种程度的香气 ☛ 各种程度的香气 各种程度的香气多种香气:众香 ☚ 各种香气 香气浓 ☛ 香 香香(~灰;~烟;天~;线~;蚊~)蕙炷 另见:烧香 香炉 香气 ☚ 纸制祭品 福物 ☛ 天香tiān xiāng❶特异的香味。宋之问《灵隐寺》:“桂子月中落,~~云外飘。”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