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凫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凫鹥 【原文】: 凫鹥在泾,公尸来燕来宁。(1)尔酒既清,尔肴既馨。(2) 公尸燕饮,福禄来成。(3) 凫鹥在沙,公尸来燕来宜。(4)尔酒既多,尔肴既嘉。(5) 公尸燕饮,福禄来为。(6) 凫鹥在渚,公尸来燕来处。(7)尔酒既湑,尔肴伊脯。(8) 公尸燕饮,福禄来下。(9) 凫鹥在 公尸燕饮,福禄来崇。(12) 凫鹥在亹,公尸来止熏熏。(13)旨酒欣欣,燔炙芬芬。(14) 公尸燕饮,无有后艰。(15) 【译文】: 野鸭鸥鸟聚河上,神主赴宴慰周王。您的美酒清澄澄,您的佳肴喷喷香。神主来此赴筵宴,大福大禄双双降。 野鸭鸥鸟聚沙滩。神主应邀来赴宴。您的美酒多又多,您的佳肴美又鲜。神主来此赴筵宴,大福大禄又增添。 野鸭鸥鸟水洲上,神主赴宴心欢畅。您的美酒多清醇,下酒肉干多么香。神主来此赴筵宴,大福大禄纷纷降。 野鸭鸥鸟港汊上,神主赴宴被敬仰。宴席设在宗庙里,神赐福禄频频降。神主来此赴筵宴,福禄重重赐周王。 野鸭鸥鸟峡门上,神主赴宴喜洋洋。美酒畅饮味芳馨,烧肉烤羊香又香。神主来此赴筵宴,再无后患挂心肠。 【集评】: 宋·朱熹:“此祭之明日,绎而宾尸之乐。故言凫鹥则在泾矣,公尸则来燕来宁矣。酒清肴馨则公尸燕饮,而福禄来成矣。”(《诗集传》卷十七) 明·王世贞:“诗旨有极含蓄者、隐恻者、紧切者,法有极婉曲者、清畅者、峻洁者、奇诡者、玄妙者。《骚》赋古选乐府歌行,千变万化,不能出其境界。吾故摘其章语,以见法之所自。其《鹿鸣》《甫田》《七月》《文王》《大明》《绵》《棫朴》《旱麓》《思齐》《皇矣》《灵台》《下武》《文王》《生民》《既醉》《凫鹥》《假乐》《公刘》《卷阿》《烝民》《韩奕》《江汉》《常武》《清庙》《维天》《烈文》《昊天》《我将》《时迈》《执竞》《思文》,无一字不可法,当全读之,不复载。”(《艺苑卮言》卷二) 清·姚际恒:“《序》谓‘守成’,泛混。郑氏于上章下曰,‘祭祀既毕,明日又设礼而与尸燕,成王之时尸来燕也’,此说可为诗旨。而《集传》本之,因谓‘祭之明日绎而宾尸之乐’;然又有误。孔氏曰,‘燕尸之礼,大夫谓之“宾尸”,即用其祭之曰;今《有司彻》是其事也。天子、诸侯则谓之“绎”,以祭之明日。《春秋》宣八年言“辛巳,有事于大庙;壬午,犹绎”,是谓在明日也。’此‘公尸燕饮’,是绎祭之事,《疏》语分别明了,惜乎其未阅耳。”(《诗经通论》卷十四) 清·方玉润:“右《凫鹥》五章,章六句。此绎祭燕尸之乐也。姚氏曰:‘《序》谓“守成”,泛混。郑氏于上章下曰:“祭祀既毕,明日又设醴而与尸燕,成王之时尸来燕也”,此说可谓诗旨。而《集传》本之,因谓“祭之明日绎而宾尸之乐”,然又有误。孔氏曰:“燕尸之礼,大夫谓之“宾尸”,即用其祭之日,今《有司彻》是其事也。天子、诸侯则谓之绎,以祭之明日。《春秋·宣八年》言‘辛巳,有事于太庙;壬午,犹绎’,是谓在明日也。”此“公尸燕饮”是绎祭之事,《疏》语分别明了,惜乎其未阅耳。’此说诗旨甚明。而郑氏又以首章之‘在泾’,喻燕祭宗庙之尸;二章之‘在沙’,喻燕祭四方万物之尸;三章之‘在渚’,喻燕祭天地之尸;四章之‘在 今·程俊英:“这是周王祭祀祖先的第二天,为酬谢公尸请其赴宴(古称“宾尸”)时所唱的诗。”(《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总案】: 这是周王祭祀祖先的次日,为酬谢公尸请其赴宴时所唱的乐歌。此诗采用了密韵的艺术形式。全诗每章除第五句外句句押韵,一韵到底。各章文字除韵脚及少数句子有变化外,其余完全相同。这种重章复沓的结构,形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节奏,从而使诗人昂扬热烈的情思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在风格上颇近《国风》,从中可以看出民歌影响的深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