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健用具名。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古人已有嗽口習俗。東漢時出現了揩齒條,即以柔軟楊枝條壓扁蘸鹽揩齒,後亦有使用“絲帛”、“苦參”揩齒者。敦煌莫高窟一五九窟中唐彩繪和尚揩齒圖可作旁證。遼代發明了植毛牙刷,稱爲“刷牙子”。《佛説温室洗浴衆僧經》:“〔用楊枝揩齒,可使〕口齒好香,方白齊平。”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七竅病下·齒病》:“每旦以一捻鹽内口中,以暖水含,揩齒及叩齒百遍,爲之不絶,不過五日,口齒即牢密。”唐·王燾《外臺秘要·耳鼻牙齒唇口舌咽喉病·疳蟲食齒方》:“升麻半兩,白藏、藁本、細辛、沉香各三分,寒水石六分,研。右六味,搗篩爲散,每朝楊枝咬頭軟,點取藥揩齒,香而光潔。”宋·沈括《夢溪筆談·技藝》:“太常少卿舒昭亮用苦參揩齒,歲久亦病腰……”參閲《禮記·内則》,南朝梁·劉峻《類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