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共济失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共济失调 [简述]本病分感觉性共济失调和小脑性共济失调两种,均表现为运动障碍,协调动作失灵。前者由于脊神经后根、脊髓后柱等处发生病变,如某些遗传性共济失调等。张眼时可以纠正活动的失调,一旦闭目更为明显。后者的特点是共济失调、肌张力低和眼球震颤,张眼时也不能纠正共济失调。 祖国医学根据本病临床表现,认为属于风动于上,阴亏于下,上盛下虚,可致风邪搧动,火气亢浮,出现步履不正,行走飘忽,头目眩晕。肝阴不足,可致视力模糊。属中医的“中风”、“眩晕”等范畴。 [治法]平肝育阴,通经活络。 [处方]1.毫针法:①百会、率谷、风池、阳陵泉;②四神聪、头维、天柱、太冲、太溪;③印堂、头临泣、完骨、合谷、三阴交、太溪;④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承山、申脉;⑤神庭、瞳子髎、率谷、曲池、后溪、足三里、三阴交、太冲。 方法:选1组处方,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30次为1疗程。 2.头针法:①额中线、颞后线;②枕上正中线、枕下旁线;③颞后线、枕上旁线。 方法:选1组处方,单独应用,亦可配合毫针法应用,隔日1次,20次为1疗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