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 【释义】: 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又名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好发于东方民族,男与女比例约1∶4。 本病可能与胎儿期胆总管发育异常,管壁薄弱,局部扩张所致;亦有人认为本病为先天性胰胆管解剖异常引起胰液反流入胆总管,反复刺激引起炎症,使胆总管远端狭窄,近端逐渐扩张;近年来新的论点认为本病与胆道闭锁,围产期或新生儿肝炎属同类疾病,是病变发展的不同阶段。 【诊断】: 1.临床表现 腹痛、腹块、黄疸为本病三个基本症状,近年来由于能获得早期诊断者多,三大症状不一定同时出现。 (1)腹痛 多发生于右季肋部,呈阵发性,偶有全腹痛或向背部放射,临床常伴发热、恶心、呕吐。 (2)腹块 儿童以腹块最为常见,肿块位右上腹肋缘下,巨大者可占全右腹并超中线,多呈囊性感,亦可因充盈紧张而呈坚实感,似肿大的肝叶,小的胆总管束肿,往往不易触及。肿块在腹痛黄疸发作时往往增大,好转后又可有缩小。 (3)黄疸 70%患儿有黄疸,黄疸深度与胆道梗阻程度有直接关系,轻者临床可无黄疸,一旦感染,腹痛发作时,可暂时出现黄疸。 以上症状多呈间歇发作,当胆总管远端出口不畅时,出现胆道感染症状,一旦内容物排出通畅时,症状减轻或消失。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在发作时,血、尿淀粉酶、血清碱性磷酸酶,及总胆红素升高,而在缓解时都恢复正常。 (2)X线检查 1)腹平片可见右上腹占位性致密肿块阴影,并将胃和结肠推移,偶尔可显示囊内液体和气体。 2)钡餐检查 价值最大,可显示十二指肠框扩大,幽门,十二指肠及结肠肝曲向下向左侧移位。 3)ERCP造影 不仅可显示胆管扩张,囊性改变,还可确定,胰胆管合流异常的存在和类型。 (3)B超或CT检查 均有较高的定位定性价值。 3.鉴别诊断 应与胰腺囊肿,右上后腹膜间隙囊性畸胎,右侧巨大肾盂积水。 【治疗】: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鉴于易发生反复胆道感染,肝硬化,囊肿破裂,癌变等,故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时手术治疗,手术基本原则是保证胆汁引流通畅,条件许可,应首选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常用手术方法: (1)囊肿外引流术 并发严重胆道感染、肝功能不良、患儿不能耐受内引流手术时,可暂行外引流术,待全身情况改善后及时改作内引流术。 (2)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 缺点囊肿未切除,有癌变潜在危险,吻合口易狭窄,或肠内容物易反流。 (3)囊肿空肠Roux-y吻合术 胆肠Y型吻合,有预防反流作用,但仍有以下缺点:囊肿未切除,仍有感染结石癌变可能,胆流改道,干扰了在十二指肠内胆汁对胃酸的中和作用,易诱发溃疡病。 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胆道重建,目前临床广泛采用此术式,达到根治疗效,并发症少。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