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人亡政息 |
类别 | 汉语字典、汉语词典 |
释义 | 【词语解释】 谓贤臣不在位,则所行善政便会遭到废弃。语出《礼记·中庸》:“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孔颖达 疏:“若位无贤臣,政所以灭絶也。”后指执政者死后其政不行。参见“ 人存政举 ”。 【成语解释】 人亡政息 【解释】:亡:失去,死亡;息:废,灭。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死了,他的政治措施也跟着停顿下来。 【出处】:《礼记·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反义词】:人存政举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反义词】人存政举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