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本病是由EB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咽痛、淋巴结和肝脾肿大、周围血中出现大量异常淋巴细胞为主要特征。多见于秋冬季,15岁~30岁年龄组多发,病后可获较持久的免疫力。 〔诊断要点〕 一、潜伏期5天~15天,一般为9天~11天。 二、约40%有前驱症状如头痛、畏寒、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 三、典型症状有发热,体温38℃~40℃不等,持续1周~3周或更久;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以颈淋巴结为常见;约50%患者有脾肿大,可于肋下2厘米~3厘米处扪及;约30%患者有肝肿大,约60%患者肝功能异常。 四、大多数患者发病后很快发现咽峡炎,即弥漫性膜性扁桃体炎,软硬腭接合处有数个小出血点,自觉咽痛、吞咽困难。 五、约10%~15%患者于发病第4天~10天出现皮疹,形态为多形性,有斑丘疹,猩红热样、麻疹样、水疱样、荨麻疹样皮疹或结节性红斑等。好发于躯干及上肢,有时可发于面部及下肢。 六、并发症 少数病人可并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脑膜脑炎、心肌炎、心包炎或自身溶血性贫血等。 七、实验室检查 末梢血中淋巴细胞数增加,特别是异常淋巴细胞增加,可达10%或更多。血清嗜异凝集反应阳性,在病后2周~3周达高峰。血清中可测出EB病毒抗体。 〔治疗〕 一、卧床休息,加强护理,注意口腔清洁,给予支持疗法。 二、出现黄疸可按病毒性肝炎处理。 三、咽峡炎继发感染时可考虑选用抗生素,宜选用青霉素G或灭滴灵及洁霉素等。不宜选用氨苄青霉素或四环素,二者可增加皮疹发生率。 四、有喉头水肿,或并发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心包炎或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可考虑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五、可试用无环鸟苷等抗病毒药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