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史学发展中某些基本问题的探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史学发展中某些基本问题的探讨 除了前面已经谈到的史学史研究对象和内容、中国史学史的分期问题等,近年探讨比较多的有我国史学传统问题、中国封建史学特点问题和史书体裁问题。 1·关于我国史学传统 白寿彝在其有关谈话和论着中提出七个方面:以过去的得失成败作为当前的借鉴,每一次大变乱之后地主阶级的历史家、政治家总要总结前一历史时期的得失成败,察往观来,博学,史学上的直书,重视语言,把历史书作为不朽之业来看待;并认为“这些优良传统,无疑都是我们创造社会主义史学的‘前提’”。(瞿林东:《史学遗产和史学研究——读〈谈史学遗产答客问〉书后》,《史学史研究》1982年第1期)施丁、许凌云等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论述了这一问题。 2.关于中国封建史学特点 谢保成认为,形式与内容的畸形关系——形式上的多样与思想的贫乏、史学从属于政治、政治化伦理化的哲学思想渗透并充斥整个史学,是我国封建史学的三个基本特点。(谢保成:《对我国封建史学基本特点的初步认识》,《学习与思考》1982年第2期) 3.史书体裁问题是近年谈论得较多的问题之一 一是从史书体裁形式的发展、演变上分析、论述中国史学的特点,一是阐述古代史家如何对待史书体裁和史书体裁创新的问题,一是对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等体裁的专题研究。 【参考文献】: 一、专着: 刘节:《中国史学史稿》,中州书画社,1982年。 白寿彝主编:《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 二、论文: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研究任务的商榷》,《人民日报》1964年2月29日。 耿淡如:《什么是史学史》,《学术月刊》1961年第10期。 汪伯岩:《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对象问题》,《文史哲》1963年第4期。 白寿彝:《谈史学遗产答客问》,《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1、2、3、4期。 师宁:《有关中国史学史研究的一些问题》,《文史哲》1963年第6期。 谢保成:《对我国封建史学基本特点的初步认识》,《学习与思考》1982年第2期。 萧黎:《建国以来〈史记〉研究情况述评》,《社会科学研究》1983年第5期。 张大可:《三十年来〈史记〉研究述评》,《人文杂志》1983年第6期。 宋衍申:《试探建国以来的〈资治通鉴〉研究》,《东北师大学报》1983年第5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