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德斋箴有序
顾侯仲渊以“静德”名斋(1),殆有得于静欤(2)?夫汩于动固无所以养(3),倚于静亦失所以养(4),举非得其中,故为之箴。箴曰:
人生而静,本然之性(5)。静而有得,乃由乎正。货利闯于内,声色交于前,动而弗静,情随物迁。犹彼马也,絷之厩(6),思夫逵之骤(7);犹彼鹰也,系之鞲(8),思夫空之游。勿逐逐可牵而复(9),勿营营可止而澄(10)。勿外形而寂寂,勿自拘而戚戚(11)。履道坦坦(12),如春熙熙(13)。虽动而静,至理得之。
【注释】
(1)侯:古时士大夫间的尊称。
(2)殆(dai):大概,恐怕。
(3)汩(gu):沉浸。
(4)倚:依赖,依仗。
(5)本然:本来。
(6)絷(zhi):用绳索绊住马足。厩(jiu):马房。
(7)逵:四通八达的大路。骤:马奔驰。
(8)鞲(gou):臂套,用以束衣袖以便动作。
(9)逐逐:必欲得之之貌。《易·颐》:“虎视眈眈,其欲逐逐。”可牵而复:可复回原位。《易·小畜》:“牵复,吉。”原指牵连反复,后指复原、复位。
(10)营营:困扰,忙碌。澄:澄清。这里指使心情清静。
(11)戚戚:忧惧貌。《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2)履道:遵行正道。坦坦:宽平貌。《易·履》:“履道坦坦。”
(13)熙熙:温和欢乐貌。
【译文】
顾仲渊先生以“静德”命名他的书斋,大概对“静”有什么心得吧?沉浸于“动”固然没有用来养生的东西,依赖于“静”也没有用来养生的东西,全不能得到中和,所以为他写箴。箴说:
人生来就是静的,这是它的本性。静中有所得,乃因为行事端正。财物一类念头闯入内心,音乐、美女交互出现在面前,那就是动,而不能静,感情随着外物的变动而变动。就像那马,拴在马圈里,却想在大道上奔驰;就像那鹰,系在臂套上,却想在天空飞翔。不要追逐私欲,可使心复回原位;不要忙碌于私利,可使心绪静止下来,使心情得到清静。不要在外形上表现寂寞,不要自己拘束自己而表现出一片悲哀的样子。遵循着平坦的大道走,像在春天一片温和欢乐一样。这样,即使是动,也是静,就得到至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