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当代帝国主义制度的极端反动性和腐朽性及其走向没落的必然趋势;了解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加深对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是资本主义绝对规律的理解;认识法西斯专政的实质及其与现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新政”的异同。 二、教学内容 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国际影响。 2.美国的罗斯福“新政”: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罗斯福“新政”的阶级实质。 3.英国“国民政府”反动的对内对外政策:1929年经济危机对英国的影响;“国民政府”反动的对内对外政策。 4.远东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日本“二·二六事件”的发生。 5.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德国的影响;德国共产党反对国家法西斯化的斗争;希特勒的上台和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三、复习思考题 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特点是什么? 2.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世界两个战争策源地是怎样形成的? 3.评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四、名词 罗斯福“新政” 国会纵火案 五、参考书目 斯大林:《联共(布)中央委员会上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第一部分),《斯大林全集》第12卷,第207-228页。 斯大林:《在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关于联共(布)中央工作的总结报告》(第一部分),《斯大林全集》第13卷,第251-270页。 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