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米制公约”组织 “米制公约”组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米制公约”组织 “米制公约”组织 “米制公约”最初是1875年5月20日由17个国家的代表于法国巴黎签署的,并于1921年作了修改。目前米制公约的签字国已达48个。我国是1977年5月20日加入米制公约组织的。 米制公约的组织机构如下: 1.国际计量大会 国际计量大会(CGPM)是米制公约的最高组织形式,由所有米制公约缔约国的代表组成,一般每四年开会一次。大会的主要内容有: (1)听取并审议国际计量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2)议定并督促实施必要的措施,以保证米制的现代形式——国际单位制的普及和改进; (3)批准新的基本的计量学的计量结果和各种国际范围的科学建议或决议; (4)通过关于国际计量局的组织与发展的重要决定; (5)选举国际计量委员会。 2.国际计量委员会 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是米制公约组织的领导机构,由不同缔约国家的18名成员组成,受国际计量大会的领导,并完成大会休会期间的工作,至少每二年集会一次。国际计量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 (1)领导缔约国共同决定需要进行的所有计量工作; (2)负责监督国际原器和基准器的建立与保存; (3)组织计量专家的合作与整理他们的工作成果; (4)设立咨询委员会并指导它们的工作; (5)领导和监督国际计量局; (6)委员会办事处向各米制公约成员国政府呈报关于国际计量局的行政与财务状况的年度报告。 3.国际计量局 国际计量局(BIPM)是米制公约组织的常设机构,在国际计量委员会的领导与监督下工作,是计量科学研究工作的国际中心。国际计量局设在法国巴黎近郊的色弗尔,其活动经费由米制公约成员国共同负担。国际计量局的主要任务是: (1)建立基本量的国际基准、标准,保存国际原器; (2)进行国家基准与国际基准的比对; (3)计量技术的协调; (4)物理常数的测定与协调; (5)开展国际检定。 4.咨询委员会 咨询委员会是国际计量委员会下属的学术机构,负责研究与协调所属专业范围内的国际计量工作,提出关于修改计量单位值和定义的建议,使国际计量委员会直接作出决定或提出议案交国际计量大会批准,以保证计量单位在世界范围内的统一,以及解答所提出的有关问题等。咨询委员会下还可设立一些临时或永久的“工作组”,以研究一些专门课题。咨询委员会由国际计量委员会提名的各大计量研究院和专门研究所的代表、国际计量委员会指定的个别成员以及国际计量局的代表等组成。咨询委员会的主席一般由国际计量委员会的成员兼任。当前共设立了9个咨询委员会: (1)电学咨询委员会(CCE),成立于1927年。 (2)温度计量咨询委员会(CCT),成立于1937年。 (3)米定义咨询委员会(CCDM),成立于1952年。 (4)秒定义咨询委员会(CCDS),成立于1956年。 (5)电离辐射计量基准咨询委员会(CCEMRI),成立于1958年。1969年,该咨询委员会又设立了4个组:Ⅰ组(x射线和γ射线计量)、Ⅱ组(放射性核素计量)、Ⅲ组(中子计量)和Ⅳ组(α能基准);1975年又将Ⅳ组撤销,其工作并入Ⅱ组。 (6)单位咨询委员会(CCU),成立于1964年。 (7)光度学与辐射度学咨询委员会(CCPR),成立于1971年,是1933年成立的光度学咨询委员会(CCP)的更新。 (8)质量和相关量咨询委员会(CCM),成立于1980年。 (9)物质的量咨询委员会(CCQM),成立于1993年。 【参考文献】: [1]国际计量局编(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情报室译),国际计量局100周年,技术标准出版社,1980。 [2]国际计量局等编(于渤等译),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名词,计量出版社,1985。 [3]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计量出版社,1985。 [4]NBS,Measurement Assurance Programs Part Ⅰ、Ⅱ,NBSS.P.676-Ⅰ、Ⅱ,1984、1985。 [5]鲁绍曾等,现代计量学概论,中国计量出版社,1987。 [6]王江等,现代计量测试技术,中国计量出版社,1990。 [7]王立吉,计量学概论,中国计量学院,1985。 [8]王立吉,计量学基础,中国计量出版社,1988。 [9]王立吉等,计量质量保证方案,中国计量出版社,1992。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