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5′-鸟苷酸二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5′-鸟苷酸二钠 别名 鸟苷酸钠(GMP) 编码 GB 12.002;INS 627 化学结构 C10H12N5Na2O8P·xH2O 相对分子质量 407.19(无水) 性状 无色至白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含约7分子结晶水。味鲜,鲜味阈值为0.0125g/100mL,鲜味强度为肌苷酸钠的2.3倍。与谷氨酸钠合用有很强的协同作用。不吸湿,溶于水,水溶液稳定。在酸性溶液中,高温时易分解,可被磷酸酶分解破坏,稍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乙醚。 制法 (1)由酵母所得核酸分解、分离制得。 (2)由发酵法制取。 质量标准 鉴别方法 在0.01mol/L HCI溶液中,样品溶液(1+50000)的紫外吸收光谱在256±2nm处有最大吸收峰。 毒理学依据 1.LD50 大鼠口服大于10g/kg(bw)。 2.GRAS FDA 21CFR 172·530。 3.ADI 无需规定(FAO/WHO,1994)。 4.代谢 可在大鼠肠道中酶促降解成尿酸后转变成尿囊素,24h后有70%~80%在尿中排出。人在给予5′-核苷酸后引起血清和尿中尿酸水平上升,表明有部分分解,但即使每人每天摄食约15mg核苷酸,并不引起痛风。 1993年,JECFA再次对其评价时,除提出5′-鸟苷酸二钠和5′-肌苷酸二钠无致癌、致畸性,对繁殖无危害外,还认为人们从增味剂接触嘌呤(每人每天约4mg)比在膳食中摄取天然存在的核苷酸(估计每人每天可达2g)中的要低,既无需规定ADI,同时撤消以前提出添加这些物质应标明的意见。 使用 增味剂(鲜味剂)。 1.使用注意事项 (1)本品与谷氨酸钠或5′-肌苷酸二钠合用,有显着的协同作用,鲜味大增。 (2)本品可被磷酸酶分解失去呈味力,故不宜用于生鲜食品中。这可通过将食品加热到85℃左右钝化酶后使用。 2.使用范围及使用量 (1)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1996)规定: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实际使用参考: ①本品通常很少单独使用,而多与谷氨酸钠(味精)等合用。混合使用时,其用量约为味精总量的1%~5%;酱油、食醋、肉、鱼制品、速溶汤粉、速煮面条及罐头食品等均可添加,其用量约为0.01~0.1g/kg。也可与赖氨酸盐酸盐等混合后,添加于蒸煮米饭、速煮面条、快餐中,用量约0.5g/kg。关于本品与谷氨酸钠等的配合使用,详见谷氨酸钠。 ②本品尚可与肌苷酸钠以1∶1配合,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