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大绿象虫和小绿象虫
【形态特征】: 大绿象虫 体长15-18毫米,黄绿色,具闪光。每鞘翅上有10条刻点组成的纵纹,但常被鳞片掩盖。 小绿象虫 体长5-9毫米,粉绿色,触角细长,每鞘翅有10条刻点列组成的纵纹。 【发生规律】: 大绿象虫 在福州每年发生1代,成虫和幼虫在土中越冬,成虫4月中旬出土活动,6月中、下旬大量出现,成虫群集为害,有假死性。 小绿象虫 在福州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第一代成虫4月底出土活动,5月底-6月初发生最多。第二代成虫7月下旬出现。 【防治方法】: 见相桔灰象虫。 大绿象虫(Hypomeces squamosus Fabricius)又名蓝绿象、绿鳞象虫,在华南食害柑桔,桃、梨及其它植物叶片。小绿象虫(Platymycteropsis mandarinus Fairmaire)也叫柑桔斜脊象、小粉绿象虫,取食柑桔,桃、李及大豆等作物叶片,有时为害较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