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黄药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黄药子

中药名。

出《本草图经》。别名:黄药、黄药根,木药子,大苦。为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块茎。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又名:土卵,山慈姑,淮山薯。

多年生草质缠绕藤本。块茎单生,球形或圆锥形,直径3~10厘米,外皮暗黑色,密生须根。

茎圆柱形,长可达数米,绿色或紫色,光滑无毛。夏末至冬初均可采挖,以9~11月产者为佳。

药材:干燥的块茎为圆形或类圆形的片子,横径2.5~6厘米,长径4~7厘米,厚0.5~1.5厘米。表面棕黑色,有皱纹,密布短小的支根及黄白色圆形的支根痕,微突起,直径约2毫米,一部分栓皮脱落,脱落后显露淡黄色而光滑的中心柱。切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平滑或呈颗粒状的凹凸不平。质坚脆,易折断,断面平坦或呈颗粒状。

气微,味苦。以身干、片大、外皮灰黑色、断面黄白色者为佳。主产湖北、湖南、江苏。

味苦,性平。《本草经疏》:“入手少阴、足厥阴经。”凉血,降火,消瘿,解毒。

治吐血、衄血,喉痹,瘿气,疮痈瘰疬。《开宝本草》:“主诸恶肿疮瘘,喉痹,蛇犬咬毒,取根研服之,亦含亦涂。”《本草纲目》:“凉血,降火,消瘿,解毒。”内服:煎汤,4.5~9克。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本草经疏》:“痈疽已溃不宜服,痈疽发时不焮肿、不渴、色淡、脾胃作泄者,此为阴症,当以内补为急,解毒次之,药子之类宜少服,只可外敷。”
❶ 治吐血:真蒲黄、黄药子等分。用生麻油调,以舌舔之(《百一选方》)。
❷ 治疮:黄药子120克,为末,以冷水调敷疮上,干而旋敷之(《简要济众方》)。
❸ 治天泡水疮:黄药子末搽之(《濒湖集简方》)。
❹ 治缩脚肠痈:干黄独30克,煎服。不可多用(《浙江民间草药》)。

❺ 治热病,毒气攻咽喉肿痛:黄药子30克,地龙30克(微炙),马牙硝15克。上药捣细罗为散,以蜜水调下3克(《太平圣惠方》)。

❻ 治瘿气:黄药子300克,浸洗净,酒一斗浸之。每日早晚常服一盏。忌一切毒物及不得喜怒(《斗门方》)。
❼ 治睾丸炎:黄独根9~15克,猪瘦肉12克。

水炖,服汤食肉,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❽ 治腹泻:黄药子研末,每次3克,开水吞服(《贵州草药》)。

现代临床治疗❶ 甲状腺肿:黄药子50克,水煎2次,滤液混合,再加白酒400毫升,共成2400毫升。每次5毫升,每日2次,饭后服。

❷ 百日咳:取鲜黄独根块或果实9~15克,加冰糖9克炖服。
❸ 治疗食道癌、胃癌:取黄药子300克,以62度白酒浸泡。

日服浸液50~100毫升。分数次服。

成分:半干燥块茎含蔗糖约22.5%、还原糖0.69%、淀粉2.5%、皂甙、鞣质。还含黄独素B、C与薯蓣皂甙元。现代药理研究报道❶ 对甲状腺的影响:对0.1%硫氰酸钾造成的大鼠轻度甲状腺肿有对抗作用,黄药子对缺碘食物所致甲状腺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表现在肿大的甲状腺重量减轻、腺组织和血清蛋白结合碘增加。
❷ 其他作用:黄药子酊剂与煎剂对离体蛙心和在位蛙心均有抑制作用,对离体兔肠亦表现抑制,对未孕家兔与豚鼠子宫有兴奋作用,出现强直收缩与节律性收缩。

对子宫的兴奋作用,可被苯海拉明所取消。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