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斋宋晁补之、陈德洨、王子文,元杨庸、李宗伯,明谢维贤、阳谦亨、孙承恩室名。潜,隐。宋晁补之自作《潜斋记》:“潜室之广无丈,其高如之,背阳而面阴,违温而趋寒,高室双翼外荫,老木翳其前,小竹丛其右,朦胧暗暧,光景不曜。盖若蛰虫伏兽之所潜焉,而潜之名所为得也。”(见《鸡肋集》卷三一)室名盖多寓隐遁之旨。 [附目]宋汪应辰为陈德洨作《潜斋记》,用汉扬雄《法言·问神》“潜天而天,潜地而地”“专一”之义(见《文定集》卷九);真德秀为王子文作《潜斋记》(见《西山文集》卷二四,刘爚《潜斋记》见《云庄集》卷四,与此为重篇);元胡祗遹作《杨子忠潜斋记》(见《紫山大全集》卷一○),又吴澄为李宗伯作《潜斋铭》(见《吴文正集》卷五三);明解缙为谢维贤作《潜斋记》(见《文毅集》卷九),丘濬为阳谦亨作《潜斋记》(见《重编琼台稿》卷一八),孙承恩自作《潜斋记》(见《文简集》卷三二)。宋黄裳为公镇作《潜轩记》(见《演山集》卷一四)。宋李纲为释深作《潜庵铭》(见《梁溪集》卷一四二),明王原采为张克昭作《潜庵记》(见《静学文集》),又庄昶为汪文光作《潜庵记》(见《定山集》卷九),李梦阳为鲍光庭作《潜庵记》(见《空同集》卷四八)。元戴表元、黄溍为陈养直作《潜窝记》(见《剡源文集》卷三、《文献集》卷七上)。 潜斋王野,字子文,号潜斋,宋金华人。嘉定十二年进士,宝祐二年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封吴郡侯。工于诗,书法祖欧阳询,署书尤清劲。金华宝婺观中八咏楼匾、智者寺倚松亭匾“灵源胜地”四大字、亦松山亭额及江宁雨花台秀堂匾,皆其所书。 辅广,字汉卿,号潜斋,又号潜庵,宋河朔人。南渡后居秀州之崇德县。撰有《诗童子问》十卷。 吴渭,字清翁,号潜斋,宋浦江人。尝官义乌令。入元后退居吴溪,立月泉吟社,至元丙戌丁亥间,征赋春日田园杂兴诗,限五七言律体,编《月泉吟社》一卷。 何梦桂,字岩叟,潜斋为别号,宋淳安人。咸淳元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潜斋集》十一卷。 应撝谦,字嗣寅,号潜斋,清浙江仁和人。明万历四十三年生,清康熙二十二年卒。明诸生。著有《潜斋文集》十卷,《教养全书》四十一卷,《性理大中》二十八卷,《古乐书》二卷等二十八种,并传于世。 冯承修(一作冯成修),字达天,号潜斋,清广东南海人。康熙四十一年生,嘉庆元年卒。乾隆四年进士,历任吏部主事至郎中,贵州学政。晚年掌教于越华、粤秀等书院,卒年95岁。著有《养正要规》。 王世雄,字孟英,号潜斋、丰痴,晚号梦隐,原籍浙江海宁,世居钱塘。著名温病学家。汇集治疗心得写成《霍乱论》,于清道光十八年刊行。之后,又陆续编著有《归砚录》、《温热经纬》、《王氏医案》。同治元年迁居上海。后人编有《潜斋医学丛书十四种》。 潜斋qián zhāi(号)见子文。
潜斋qián zhāi(号)见孟英。
潜斋qián zhāi(号)见岩叟。
潜斋qián zhāi(号)见达天。
潜斋qián zhāi(号)见清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