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位于广州市先烈路黄花岗公园内。 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失败,清朝政府出于对烈士的仇恨,拟将死难者遗骸草草埋葬于东门外的臭岗。革命党人潘达微得悉后发动两粤广仁善堂等出面收殓烈士遗骸,营葬于东郊红花岗。潘在营葬后因受到广州《国事报》的恶意攻击,毅然在《平民报》发表《咨议局前新鬼录,黄花岗上党人碑》的报道,将红花岗易名黄花岗,又因收殓的遗骸共72具,故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1912年广东军政府拨款10万元在原墓地兴建烈士陵园,并举行首次大祭,两粤广仁善堂恭请孙中山手植松树4棵。 1918年烈士方声洞之兄方声涛募款续修。1919年参议院院长林森发起向海外华侨募款,增建墓亭、纪功坊、乐台、四方塘等,继而兴建黄花亭、西亭、正门等。 1921年孙中山亲书“浩气长存”4字,刻于纪功坊石壁。1923年9月30日孙令两广盐运使邓泽如于盐税盈余款中每月拨毫洋100元为护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场之用。 1935年基本建成现有规模,开辟为黄花岗公园。1938年8月23日宋庆龄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敬献花圈。1961年3月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