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花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黄花仔 【概况】: 异名 吸血草(《闽南民间草药》),索仔草(《实用中草药》)。 基源 为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粘毛黄花稔的全草。 原植物 粘毛黄花稔Sida mysorensiis Wight exArn. 形态 草本或亚灌木,高30~100cm。全株被分泌粘质的腺毛,具挥发性腐草气味。单叶互生;叶柄长3~4cm;托叶线形,长3~5mm,混生长毛和星状毛;叶片宽卵形,长3~8cm,顶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均被星状毛,边缘具钝粗齿。 花单生或成对腋生,或排成总状花序;花梗纤细,长5~8mm,密被腺毛和柔毛;花萼钟状,长约5mm,萼齿三角形,外面被腺毛和星状毛;花冠黄色;雄蕊管仅顶部有多数具花药的花丝;子房5室,每室具侧生胚珠1颗,花柱枝与心皮同数,柱头头状。果实半圆形,直径3~4mm,分果爿5个,卵状三角形,无芒,具短尖头,果皮薄膜质,平滑,仅短尖处稍被毛;种子卵形,无毛。 花期10月至翌年1月。(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2051页.4181条图) 生境与分布 生于旷野或路旁。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化学】: 种子含蛋白质、亚油酸(Linoleic acid)、锦葵酸(Malvalic acid)、苹婆酸(Sterculic acid)。 参考文献 CA 1984;101∶132924t 【药性】: 性味 《新华本草纲要》:“味甘、淡,性微寒。” 功效 清肝明目,利尿润肠。 主治 风热头痛,急性结膜炎,慢性便秘,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闽南民间草药》:“治坐马痈:鲜吸血草(即黄花仔)叶适量,活蜗牛带壳6~7个。共捣烂敷患处,日换1~2次。” 单方应用 《闽南民间草药》:“治脓肿不易出脓作痛:鲜吸血草叶适量,洗净,捣烂敷。如疮较大者,可加三黄末或叶下红和捣涂患处。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