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毛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黄毛榕 【名称出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概况】: 异名 老虎掌、老鸦风(《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 为桑科榕属植物黄毛榕的根皮。 原植物 黄毛榕Ficus fulva Reinw.ex Bl.,中毛棵、猫卵棵、大赦婆树(云南)。 形态 小乔木,高7~15m。胸径10~20cm;树皮灰褐色,树冠广展,小枝中空,密被黄褐色粗毛;幼芽粗壮,密被黄褐色柔毛。 单叶互生;叶柄长2~8cm,密被黄褐色硬毛;托叶卵状披针形,红褐色,长3~6cm,顶端急尖呈尾状,外面密被黄褐色长粗毛和柔毛;叶片膜质,宽卵形或浅心形,通常3~5浅裂或深裂,表面疏被长硬毛,背面密被绒毛和长粗毛,在主脉和侧脉上密被金黄色长硬毛,边缘有细锯齿;基出脉5~7条,侧脉3~5对。雌雄异株;榕果成对腋生,无柄,球形至卵球形,直径2~3cm,密被黄褐色长柔毛;顶生苞片披针形,直立,边缘有细锯齿;基生苞片3枚,红褐色,披针形,长约2cm,顶部骤尖尾状,内面疏被长粗毛;雄花生于榕果内壁近口部,花被4片;雄蕊2,短于花被片,花药长椭圆形,花丝短,基部簇生刚毛;瘿花有梗或无梗,花被4~5片,线状披针形,子房卵形,花柱侧生,柱头漏斗状;雌花生于另一榕果内,具梗,花被片与瘿花同,子房斜卵圆形,花柱侧生,柱头膨大,被柔毛;瘦果斜卵形,表面有小瘤体。 花期9月至翌年4月;果期5~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489页.图9780)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谷溪边或阔叶林中。 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挖根皮。 【化学】: 全株含β-香树脂醇。 参考文献 Hegnauer R.Chemotaxonomie der Pflanzen Bd.5,1969:111 【药性】: 性味 甘,平。 功效 健脾益气,活血祛风。 主治 《新华本草纲要》:“用于气血虚弱,子宫下垂,脱肛,风湿痹痛,泄泻等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广西草本选编》:“治气血虚弱,子宫下垂,脱肛,水肿,风湿痹痛,便溏泄泻:黄毛榕根皮30~60g。水煎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