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唾面自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唾面自干

典源出处 唐·刘肃《大唐新语》卷七《容恕》:“初,(娄) 师德在庙堂,其弟某以资高拜代州都督。将行,谓之曰:”吾少不才,位居宰相。汝今又得州牧,叨据过分,人所嫉也。将何以终之?’弟对曰:‘自今虽有唾某面者,亦不敢言,但自拭之,庶不为兄之忧也。’师德曰:‘此适为我忧也。夫前人唾者,发于怒也,汝今拭之,是逆前人怒也。唾不拭将自干, 何如笑而受之?’”唐·刘𫘫《隋唐嘉话》卷下、《新唐书·娄师德传》亦载。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二:“唐娄师德,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者,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其自干耳。’盖本《尚书大传·大战篇》:‘太公曰:“骂汝毋叹,唾汝毋干。毋叹毋干,是谓艰难。”’”
释义用法 唐娄师德劝戒其弟遇事应宽恕忍让,即使人唾己面,要含笑承受,不要擦拭,而要让其自干,以免激怒对方。后用此典形容极度忍让,避免冲突。
用典形式
【拭面】 宋·陈师道:“折腰方赖禄,拭面未伤和。”
【唾面】 宋·苏轼:“唾面慎勿拭,出胯当俯就。”宋·陆游:“耐辱岂惟容唾面,寡言端拟学铭膺。”
【干汝唾】 宋·陆游:“顽面敢辞干汝唾,蔬餐聊得曲吾肱。”
【娄公唾】 明·李东阳:“面受娄公唾,身无董氏弦。”
【唾面娄】 唐·唐彦谦:“中年涉事熟,欲学唾面娄。”
【师德唾面】 明·唐寅:“师德唾面羞也忍,刘宽污衣怒也忍。”
【面能干唾】 宋·陆游:“世事如今尽伏输,面能干唾况其余。”
【唾面自干】 宋·陆游:“唾面听自干,彼忿自消磨。”
【唾面自拭】 宋·陆游:“转喉畏或触,唾面敢自拭。”
【唾俟面干】 宋·陆游:“唾俟面干元不校,羹忧手烂更谁嗔?”

唾面自干

典源出处 唐·刘肃《大唐新语》卷七《容恕》:“初,(娄) 师德在庙堂,其弟某以资高拜代州都督。将行,谓之曰:”吾少不才,位居宰相。汝今又得州牧,叨据过分,人所嫉也。将何以终之?’弟对曰:‘自今虽有唾某面者,亦不敢言,但自拭之,庶不为兄之忧也。’师德曰:‘此适为我忧也。夫前人唾者,发于怒也,汝今拭之,是逆前人怒也。唾不拭将自干, 何如笑而受之?’”唐·刘��《隋唐嘉话》卷下、《新唐书·娄师德传》亦载。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二:“唐娄师德,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者,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其自干耳。’盖本《尚书大传·大战篇》:‘太公曰:“骂汝毋叹,唾汝毋干。毋叹毋干,是谓艰难。”’”

释义用法 唐娄师德劝戒其弟遇事应宽恕忍让,即使人唾己面,要含笑承受,不要擦拭,而要让其自干,以免激怒对方。后用此典形容极度忍让,避免冲突。

用典形式

【拭面】 宋·陈师道:“折腰方赖 禄,拭面未伤和。”

【唾面】 宋·苏轼:“唾面慎勿拭,出胯当俯就。”宋·陆游:“耐辱岂惟容唾面,寡言端拟学铭膺。”

【干汝唾】 宋·陆游:“顽面敢辞干汝唾,蔬餐聊得曲吾肱。”

【娄公唾】 明·李东阳:“面受娄公唾,身无董氏弦。”

【唾面娄】 唐·唐彦谦:“中年涉事熟,欲学唾面娄。”

【师德唾面】 明·唐寅:“师德唾面羞也忍,刘宽污衣怒也忍。”

【面能干唾】 宋·陆游:“世事如今尽伏输,面能干唾况其余。”

【唾面自干】 宋·陆游:“唾面听自干,彼忿自消磨。”

【唾面自拭】 宋·陆游:“转喉畏或触,唾面敢自拭。”

【唾俟面干】 宋·陆游:“唾俟面干元不校,羹忧手烂更谁嗔?”

唾面自干tuòmiàn-zìgān

《尚书大传·大战》有“唾女毋干”之文,意为有人把唾沫吐在你的脸上,不要擦掉。唐·刘肃《大唐新语·容止》记载了唐代娄师德教导弟弟如何对付他人侮辱的故事。
武则天时,娄师德做过宰相,守过边疆,立过很大的功勋。他立身处世,只讲“忍耐”。一次,他弟弟奉命去做代州的刺史,临行前他教导弟弟遇事要忍耐。弟弟听后,应和说:“人有唾面,洁之乃已。”娄师德说:“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弟弟的意思是说,如果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口水,自己擦干净就行了吧。但娄师德却认为,别人把口水吐在自己脸上,自己要是把它擦干净,那只是避开对方的怒气,这还不够忍耐;而要让脸上的口水自行变干,这才算做到了忍耐。
后遂以“唾面自干”,比喻忍辱负重不与别人计较的处世态度。现在引用此语,多比喻逆来顺受,受了侮辱也不加反抗。

唾面自干

比喻受了侮辱,逆来顺受,忍辱无争。《尚书大传》 三:“骂女毋叹,唾女毋乾。” 《新唐书·娄思德传》:“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洁之乃已。’师道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唾面自干tuò miàn zì gān

有人把唾沫吐在自己脸上,不要擦掉。《新唐书·娄师德传》:“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洁之而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后用“唾面自干”比喻逆来顺受,受了侮辱也不加反抗。《儿女英雄传》三五回:“他从年轻时候得了选一拔,便想到他祖上唾面自干那番见识,究竟欠些褒气。”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夫人而至于唾面自干,天下之顽钝无耻,孰过是焉!”

犯而不校、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忍辱含垢[含垢忍辱、忍耻含垢、忍辱含羞、含羞忍辱、忍耻含羞]、唾面自干;忍无可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针锋相对

○犯而不校fàn ér bù jiào

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性情宽厚,~|“~”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逆来顺受nì lái shùn shòu

对恶劣的环境和粗暴的待遇顺从忍受:~的女人|对于压迫,决不能~|安分守己,~。

○忍气吞声rěn qì tūn shēng

受了气,因有顾忌而不敢发泄,勉强忍住:从今后~,再不敢嚎咷痛哭|她一辈子都是~过来的|为了顾全大局,他~|为了不伤和气,他不得不~。

○忍辱含垢rěn rǔ hán gòu

忍受着耻辱:~,与世委蛇|~,不敢出头。又说〖含垢忍辱〗、〖忍耻含垢〗、〖忍辱含羞〗、〖含羞忍辱〗、〖忍耻含羞〗。

○唾面自干tuò miàn zì gān

别人往自己脸上吐的唾沫,也不去擦,让它自己干掉,指受了侮辱,极度容忍,毫无不满的表示:有~的度量|你要话出个样子来,不用逆来顺受,~。

●忍无可忍rěn wú kě rěn

忍受到没法再忍受的程度了,谓即以言行反抗:果然那些学生~,闹出全班散学的事来了 |人们对他的所作所为实在~|我们~,奋起自卫|流言蜚语,令她~。

●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 yǐ yǎn huán yǎn,yǐ yá huán yá 比喻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我方就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给予还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待不友善的人,他向来都是~|对待敌人,我们要~,斗争到底|不要再演~的惨剧了。

●针锋相对zhēn fēng xiāng duì

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策略、论点等尖锐地对立:他句句话与你~|两个人的~就不曾停过|他们~地争论着。

唾面自干

意为不要在乎别人对你名誉的指责,就像吐到你脸上的唾沫,它自会慢慢干掉的。

字数:40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宽宏大量   与人为善 ☛
唾面自干

唾面自干

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让它自己干。比喻受了侮辱极度容忍,不加反抗。

☚ 贪生怕死   望而却步 ☛
忍耐

忍耐

忍(忍奈;忍管) 熬(~打) 宁耐
沉默忍耐:哑忍
在心中勉强忍耐:隐忍 饮忍
隐忍着忧伤:隐闵
隐忍悲伤:吞哀
隐忍悲痛:吞悲
在有所作为前先韬晦忍耐:将飞翼伏
忍耐、不轻易动怒非常可贵:百忍成金
小事情不肯忍耐就会把大计划搞乱:小不忍而乱大谋
极力忍耐:憋(~火)
尽量忍耐:得忍且忍 耐着性子
多次忍耐:百忍(一忍百忍) 一忍再忍百般忍耐
坚持忍耐:守耐
极为大度,很能忍耐:唾面自干
忍耐过去:熬过 耐过
忍耐不了:熬不住
不忍耐:不忍
不能忍耐:不宁不耐
忍耐的程度到了极限:忍无可忍 忍不可忍
(把痛苦的感觉或某种情绪抑制住:忍耐)

另见:承受 抑制1 克制

☚ 忍耐   强忍 ☛
唾面自干

唾面自干

意为不要在乎别人对你名誉的指责,就像吐到你脸上的唾沫,它自会慢慢干掉的。

☚ 宽宏大量   为善最乐 ☛
唾面自干

262.唾面自干(p527.3)

释文作: 《尚书大传·三·大战》有“骂女(汝)毋叹,唾女毋干”之文,为逆来顺受,忍辱不与人较之意。《新唐书·一○八·娄师德传》: “(娄师德)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 ‘人有唾面,絜之而已。’师德曰: ‘未也,絜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事又见唐·刘肃《大唐新语·七·容恕》、刘𫘫《隋唐嘉话》下、《太平广记》一七六引《国史异纂》等书。
按:如此称引及参见书证,显得溯未及源。应先引唐·刘肃《大唐新语·卷七·容恕》原文:“初,师德在庙堂,其弟某以资高拜代州都督。将行,谓之曰: ‘吾少不才,位居宰相。汝今又得州牧,叨据过分,人所嫉也。将何以终之?’弟对曰:‘自今虽有唾某面者,亦不敢言,但自拭之,庶不为兄之忧也。’师德曰: ‘此适为我忧也。夫前人唾者,发于怒也,汝今拭之,是逆前人怒也。唾不拭将自干,何如笑而受之?’弟曰:‘谨受教。’师德与人不竞,皆此类也。”文繁可节引之。此典《旧唐书·九三·娄师德传》未录,可续引《新唐书·一○八·娄师德传》,则源流毕见,其它两参见书目亦可不必提及。

☚ 唱赚   善始善终 ☛

唾面自干

一种极度忍辱、逆来顺受的待人处事态度。语出《尚书大传》三《大战》:“骂女(汝)毋叹,唾女毋干。”又《新唐书》108《娄师德》:“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唾面自干tuò miàn zì gān

let the spit on one’s face dry of itself—meekly submit to humiliation;turn the other cheek; swallow the insult; be extremely obsequious
❍ 由这情形,推而广之以至于文坛,真令人有不如逆来顺受,~之感。(《鲁迅选集》Ⅳ—179) Applying the analogy to the world of letters,it does seem as if we might as well swallow the insult and have done with it.

唾面自干tuo mian zi gan

let the spit on one’s face dry of itself—meekly submit to humiliation

唾面自干tuò miàn zì ɡān

比喻受了侮辱,极度忍耐,逆来顺受,不与他人计较。drain the cup of humiliation, turn the other cheek, extreme obsequiousness

唾面自干

娄师德是唐朝高宗年间的进士。武则天年间,武则天很欣赏他的才能,任命他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相当于宰相),管理朝政。这时娄师德已六十三岁,他待人接物都很宽宏大量,因此很得武则天的信任。
有一次,娄师德的弟弟被武则天提拔到代州去做刺史。临行时,来向他辞行。
娄师德说:“我和你都蒙受皇上的恩宠,待遇十分优厚。这是很容易招惹别人妒忌的,他们一定很想找我们的错处来进行攻击。如果你遇到有人故意找你的错处,你将怎么去对付他呢?”
他弟弟想了一想,回答说:“假如有人把口水吐到我的脸上,我绝不和他计较,自己擦干唾液就算了。”
没想到娄师德听后却说:“人家既然把口水吐在你脸上,便表示心中在怨恨你,若是你又将口水擦干,一定更加重他的怨意。所以,你应该让口水自己干掉,含笑地承受。这样,他的怒气才会消失。”
后来,“唾面自干”这一成语,用来描写在人们做事时,要能够吃亏忍耐;也用来形容那些待人度量特别宽大的人。

唾面自干tuò miàn zì ɡān

让人家吐在自己脸上的唾沫自己干掉。比喻受到侮辱极度容忍,而不加反抗。王明国《唾面自干的售票员》:“听罢小印的一番叙述,在场的来访读者都赞不绝口。据了解,这位‘~’的售票员叫瞿越平。”
〔出处〕《新唐书·娄师德传》:“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有人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近义〕忍气吞声 逆来顺受
〔反义〕以牙还牙 睚眦必报
〔辨析〕见“逆来顺受”(400页)。

逆来顺受nì lái shùn shòu

犯而不校 唾面自干
fan er bu jiao tuo mian zi gan
【逆来顺受】 形容委屈地忍受别人给的恶劣的环境和待遇。
【犯而不校】 被人触犯却不加计较。源出《论语·泰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唾面自干】 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让它自干。形容受了别人侮辱而不加反抗,极力忍受着。
﹝例﹞ 由这情形,推而广之以至于文坛,真令人有不如逆来顺受,唾面自干之感。(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七论“文人相轻”——两伤》)惠养民道:“犯而不校,何以罚为?”大家微笑,各自散归。(清·李绿园:《岐路灯》)
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
yi yan huan yan yi ya huan ya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瞪眼回击瞪眼,用牙齿咬对付牙齿咬人。比喻用对方使用的手段对付对方。源出《旧约全书·申命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例﹞ “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中国最多的却是枉道: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唾面自干tuòmiàn-zìɡān

《尚书大传》卷三:“太公曰:‘骂女毋叹,唾女毋干。毋叹毋干,是谓艰难。’”女:同“汝”。《新唐书·娄师德传》:“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擦去而让脸自己干。后以“唾面自干”喻指受了侮辱也能克制忍耐。用于褒义,指大度能忍,不与人计较。用于贬义,指逆来顺受,对无礼待遇不加反抗。

唾面自干tuò miàn zì ɡān

意谓有人把唾沫吐在脸上不去擦,让它自己干。形容能忍受极度的侮辱,不予反抗,也没有不满的表示。

唾面自干tuo mian zi gan

唾:吐唾沫。别人把唾沫吐在自己脸上也不擦掉,让它自己干。比喻逆来顺受,遭到侮辱.也毫不反抗。
【近】忍辱含垢忍气吞声
【反】睚眦必报 以牙还牙
【注意】唾,不读chui;干,不读gan。

【唾面自干】tuò miàn zì gān

人家把唾沫吐在他脸上,也不擦,让它自己干掉。形容受了侮辱,不加反抗,极度容忍。唾:吐唾沫,表示鄙弃。

唾面自干tuómiàn-zìgān

〔其他〕 形容过分容忍,受辱后毫不反抗。语本《尚书大传·大战》:“骂女(汝)毋叹,唾女毋干。”又《新唐书·娄师德传》:“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絜之乃已。’师德曰:‘未也。絜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七论“文人相轻”——两伤》:“由这情形,推而广之以至于文坛,真令人有不如逆来顺受,~之感。”
※ 唾,不读作chuí。
△ 多指人过于软弱。
【近义】含垢忍辱
〖反义〗不平则鸣

唾面自干tuò miàn zì gān

即有人往脸上吐唾沫,不去擦掉,而让它晾干。比喻逆来顺受的人,受了侮辱也无反抗之意。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夫人而至于唾面自干,天下之顽钝无耻,孰过是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