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茄
中药名。 见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别名:黄水茄,刺茄,野茄果,大苦果。为茄科植物黄果茄Solanum xanthocarpum Schrad.et Wendl.的根,果实及种子。多刺伏卧草本,高0.5~0.7米。茎叶均被长0.5~2厘米的硬刺或星状毛。根,夏、秋采。 果实,秋、冬采,洗净、晒干或鲜用。味苦辛,性温。 清热利湿,消瘀止痛。煎汤,9~15克;或炖鸡。 外用,擦患处或研末散。 ❶ 治睾丸炎:黄果茄根7株,马鞭草根5株,灯笼草根7株,合猪腰子炖服;合青壳鸭蛋炖服亦可。 ❷ 治牙痛:黄果茄干根15克。水煎服或煎浓汤漱口。 ❸ 治头部发疮:黄果茄鲜果,切成两半,擦患处。 ❹ 治手足麻痹,风湿性关节炎:黄果茄鲜根60~90克,炖母鸡服。 ❺ 拔脓头:黄果茄子,置新瓦上焙干研末撒患处(上方出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果含龙葵碱、澳州茄碱,又含脂肪油及甾醇类薯蓣皂甙元。 印度民间常用本植物治疗咳嗽、发热及心脏病。全草的醇提取物及生物碱皂甙部分有强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