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高温灭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高温灭菌 利用热能灭菌的技术称为高温灭菌,又称加热灭菌。 在影响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各种物理因素中,温度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超过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最高温度范围以后,很容易使微生物死亡。 死亡的原因是因为高温能使原生质中的蛋白质变性或凝固,同时也能破坏酶的活性,使代谢受阻导致微生物死亡。根据加热的方式不同,不可分为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二类。 (1)干热灭菌法 指利用干热的空气进行灭菌的方法。由于空气的传热性能和穿透力比饱和蒸气差,菌体在脱水的情况下又不易被热杀死,所以一般烤箱温度升至160℃-170℃,1-2小时才能达到彻底灭菌的目的。 此法常用于玻离器皿、金属用具及其他干燥耐热物品。其优点可使灭菌器皿保持干燥。 (2)湿热灭菌法 利用煮沸或饱和水蒸汽等湿热进行灭菌的方法。由于菌体蛋白的凝固温度,随其含水量的大小而有所不同,菌体蛋白质的含水量愈高,其凝固温度愈低,蒸汽冷凝时又能放出大量潜热,因此湿热灭菌所需温度低于干热灭菌。 又由于水和蒸汽比空气导热快,蒸汽的穿透力比热空气强,灭菌时间相对也短。在微生物实验、医疗保健及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湿热灭菌有以下几种: ❶ 高压蒸汽灭菌法 又称饱和蒸汽灭菌法,是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方法。 利用水的沸点随水蒸汽压力的增加而上升,从而达到高温灭菌的目的。高压蒸汽灭菌的装置是高压灭菌锅。一般物品,培养基1公斤/cm2(相当于121℃)保持15-20分钟即可达到灭菌的目的。 ❷ 煮沸消毒法 直接把消毒物品放入水中煮沸5分钟以上,就可杀死全部细菌的营养细胞和部分芽孢。 如水中加入1%碳酸钠,灭菌效果会更好,此法适用于注射器、毛巾、病人衣物及解剖用具的消毒。 ❸ 间歇灭菌法 利用水蒸汽把培养基加热到100℃,分几次蒸煮以达到彻底灭菌又保护培养基成份的目的。 间歇灭菌装置又称阿诺氏灭菌器。一般适用于不耐热的药品、怕高温的营养物质和牛奶培养基等的灭菌。 ❹ 巴氏消毒法 这是一种杀死致病菌又保护营养成份不变的消毒方法,常用于牛奶、啤酒等消毒。一般在50℃一60℃条件下加热30分钟,牛奶、饮料中的病原菌(结核、白喉等致病菌)被杀死,但牛奶的营养成分和饮料的风味却不破坏。 此法由巴斯德发现,故又称巴斯德灭菌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