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黄杞 【概况】: 异名 黄榉、土厚朴(广西),假玉桂(云南)。 基源 为胡桃科黄杞属植物黄杞的树皮及叶。 原植物 黄杞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 Wall.(E.chrysolepis Hance) 形态 半常绿乔木,高10m有余,无毛,有橙黄色盾状腺体;枝条细瘦,实心,暗褐色。双数羽状复叶,长15~25cm,小叶常4~5对,革质,长椭圆状披针形,略成镰状弯曲,上端的长14cm,宽4~5cm,下端的长5cm,宽2cm。雌雄同株,少有异株;雌花序1条及雄花序数条,长而附垂,生疏花,常形成1顶生圆锥花序束,或雌花序单生,自叶痕腋内无叶的侧生小枝生出;雌花及雄花苞片均3裂,花被片4枚。 果序长达20~25cm,果实坚果状,球形,密生腺体,有三裂叶状膜质果翅,外果皮由花被形成,膜质,内果皮厚而硬,骨质。(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376页.图752)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400~1300m林内。分布于中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越南、泰国、缅甸、印度也有。 。【生药】:采集 全年可采树皮,鲜用或晒干。 【化学】: 叶含落新妇甙(Astilbin)、花旗松素鼠李糖甙(Taxifolin rhamnoside)、新落新妇甙(Neoastilbin)(1)、异落新妇甙(Isoastilbin)、新异落新妇甙(Neoisoastilbin)、二氢槲皮素(2R、3R)-葡萄鼠李糖甙[Dihydro-quercetin(2R,3R)-glucorhamnoside]、二氢槲皮素-3-乙酸酯(2R,3R)[Dihydroquercetin-3-acetate(2R,3R)][1]。尚含槲皮甙(Quercitrin)、优克赖因芬(拟)(Eucryphin)[2]。 参考文献 [1] CA 1989;111∶4182u [2] Chem Pharm Bull 1988;36(10)∶4167 【药性】: 性味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皮:微苦、辛、平。叶:微苦,凉。” 功效 树皮:行气,化湿,导滞。叶:清热止痛。 主治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脾胃湿滞,胸腹胀闷,湿热泄泻。疝气腹痛,感冒发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树皮6~9g;叶12~15g。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疝气腹痛:黄杞叶12~15g。水煎服。”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