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麻痹性斜视的症状及检查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麻痹性斜视的症状及检查法 一、常见症状复视、眼球斜位、运动障碍、代偿头位,眩晕、呕吐。 二、水平肌麻痹 使用红镜片法,查一下Lyle复象图即可做出诊断(图4—1、图4—2)。 三、垂直肌麻痹常使用Parks三步法(图4—3)。 根椐三步检查的原理可诊断出六条垂直肌哪条发生麻痹: 1.观察右眼,出现右眼高,向右注视时上斜明显,头倾右肩时右眼不动而左眼自上而下移动,则可诊断左眼下斜肌麻痹。观察左眼出现左眼高,向左注视时上斜明显,头倾左肩时右眼不动而左眼自上而下移动,则可诊断右眼下斜肌麻痹。 2.观察右眼,出现右眼高,向左注视时上斜明显,头倾左肩时右眼不动而左眼自上而下移动,则可诊断左眼上直肌麻痹。观察左眼出现左眼高,向右注视时上斜明显,头倾右肩时左眼不动而右眼自下而上移动,则可诊断右眼上直肌麻痹。 3.观察右眼出现右眼高,向右注视时上斜明显,头倾左肩时左眼不动而右眼自上而下移动,则可诊断右眼下直肌麻痹。观察左眼出现左眼高,向右注视时上斜明显,头倾左肩时右眼不动而左眼自下而上移动,则可诊断为左眼上斜肌麻痹。 4.观察右眼出现右眼高,向左注视上斜明显,头倾右肩时右眼不动而左眼自上而下移动,则可诊断为右眼上斜肌麻痹。观察左眼出现左眼高,向左注视时上斜明显,头倾右肩时左眼不动而右眼自下而上移动,则可诊断为左眼下直肌麻痹。 a.出现右眼高,左眼低,则有四条眼肌受累:右眼下直肌、右眼上斜肌、左眼下直肌、左眼上斜肌。b.出现左眼高,右眼低,也有四条眼肌受累:左眼下直肌、左眼上斜肌、右眼上直肌、右眼下斜肌。c.出现右眼上斜明显,则有两条眼肌受累:右下直肌、左眼下斜肌。d.出现左眼上斜明显,也有两条眼肌受累:右眼上斜肌、左眼上直肌。e.出现右眼不动,左眼自上而下移动,则只有左下斜肌受累。f.出现左眼不动,右眼自下而上移动,则只有右下斜肌受累。 四、Parks—王光霁诊断尺检查法(图4—4、图4—5) 1.Parks—王光霁尺检查法 (1)检测尺:是用两层金属制成,外尺有六个窗口,内尺有点形图案,内尺可以拉动,根椐拉动中图案的改变做出诊断。 (2)操作:按Parks三步法进行。 第一步 嘱患者正视前方,确定上斜眼。下拉活动尺,使上方与上斜眼同侧的圆孔内出现黑点。 第二步 嘱患者向右侧注视,确定向何侧时眼位偏斜更大。再拉活动尺,使中间与偏离较大注视方向同侧圆孔内出现黑点。 第三步 嘱患者正视前方,头向右左两肩倾斜,确定向何侧时眼位偏离更大。再拉活动尺,使下方与偏离较大倾斜方向同侧的圆孔内出现黑点。 此时从下面方框内读出麻痹肌。 (3)诊断:只要出现图4—5的情况即可读出麻痹肌。 2.眼位诊断法(以左眼为例) (1)左眼外倾斜,内转障碍,辐辏不能,即使过中亦不持久,上、下斜肌收缩时更向外斜,则可诊断为左眼内直肌麻痹。 (2)左眼内斜,向左注视左眼不动,右眼内转,头向左转时下颌内收,则可诊断左眼外直肌麻痹。 (3)左眼内下斜位,头向外上,下颌上抬,不能双眼单视,则可诊断左眼上直肌麻痹。 (4)左眼内上斜位,固视,不能向外下方注视、复视,右眼固视时外隐斜,辐辏不足,则可诊断为左眼下直肌麻痹。 (5)左眼内转位时,右眼上转,左眼外转位时,左眼固视,右眼下斜,则可诊断为左眼下斜肌麻痹。 (6)左眼上斜内转位,头正面位时向右倾斜,水平注视时功能正常,则可诊断为左眼上斜肌麻痹。 五、自描复像检查仪 为了复像计量和自描,作者又研制了自描复像检查仪,现介绍如下:采用红镜片法检查复像,较繁琐且不精确,又不能定量。Hess屏及Lancaser投照灯虽可定量,但结构复杂、操作费时、价格较高,因此不便推广。作者利用经纬仪的原理研制了自描复视检查仪,经52例临床使用证明,其操作简便、迅速准确,既能定位亦能定量,与蜡烛红镜片相比,图像符合率100%,眼位、头位、眼球运动符合率为92%。 1.仪器制作与原理:采用三合板做成90 cm×90 cm空木盒,内含9个板格,格内各装一3 W冷阴极荧光灯管(南京市栖洲灯泡厂出品),装上开关,盒面贴黑纸,划出经纬线,在经、纬交叉9个点上各凿开一个0.5 cm×1.5 cm的长方格,露出荧光灯管,即正常视标位和数据,盒面上安装一块玻璃,并将视标盒垂直固定在板面上,盒前50 cm再安装一个头部固定架即可。 正常视标位的确定是根椐刘家琦所指出的,检查时患者头部不得转动,只可转动眼球,最好能在各注视方向20°内,故将视标以20°等距离摆开,即形成90 cm×90 cm的画面。检查距离通常为75~100 cm,斜视角大者应缩短患者与幕布间的距离,作者又受到马世英对复像直接描绘的启示,因此确定以患者臂长为检查距离,将其设计为50 cm,再做一臂长50 cm的圆规即可划出。 2.检查方法:检查时右眼带红镜片,最好采用太阳镜似的宽大镜框,以扩大患者的视野,取坐位,头放在固定架上,检查顺序和注意事项与红镜片法相同。患者手持红、白两种蜡笔,根椐所见对视标进行描绘,5~10分钟即可完成。复像所占经纬交叉点的数据与正常视标位的数据之差即为病理数据,用图、文两种形式记录,以备分析。数据测量时经纬均按整个画面计算。 3.病例介绍:患者男,28岁,于1983年11月因摩托车事故,头部左侧外伤后昏迷,X线检查左侧颞骨粉碎性骨折,骨缺损6 cm×3 cm。外科诊断: 4.使用注意事项: 实像为左眼像,虚像为右眼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