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麻疯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麻疯树 【名称出处】:《广西中草药》 【概况】: 异名 青桐木、臭油桐、黄肿树、假白榄(《中药大辞典》),吗洪罕(傣名)。 基源 为大戟科麻疯树属植物麻疯树的叶、树皮。 原植物 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 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高2~5m,全株有灰白色乳汁。树皮光滑,苍白色。 枝具突起的叶痕。 单叶互生,叶柄长6~18cm;叶柄近圆形,长7~16cm,通常3~5浅裂,先端三角形急尖,基部心形,基出脉掌状,5~7条,幼时脉上被毛。花单性,雌雄同株,聚伞花序腋生,长6~10cm;总花梗长,中部以上具分枝;苞片线状披针形;雄花萼片及花瓣各5枚;花瓣长圆形,淡绿色,里面被绒毛;雄蕊10,两轮排列,内轮5枚,花丝合生成柱状花盘,腺体5枚;雌花无花瓣;子房卵圆形,无毛,3室,花柱3。蒴果近球形,直径约2.5cm,黄色,熟时裂成3个2瓣裂的分果爿。种子长圆形,黑色,平滑。花期4~5。(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2227页.4623条) 先境与分布 多为栽培,野生者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药】: 采集 随时可采叶、树皮。 【化学】: 茎、枝、叶含1-三十烷醇(1-Triacontanol)、β-谷甾醇葡萄糖甙、α-香树脂醇、豆甾醇、菜油甾醇、7-酮基-β-谷甾醇(7-Keto-β-sitosterol)、5烯-3β,7α-豆甾烷。 鲜叶含牡荆素、异牡荆素、β-芹菜素。种子含脂肪油和脂肪酸。油中含麻疯树毒素(Curcin)。 参考文献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25 。【药性】: 性味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涩,凉。有毒。” 功效 散瘀消肿,止血止痒。 主治 《全国中草药汇编》:“跌打肿痛,创伤出血,皮肤瘙痒,麻疯,瘌痢头,慢性溃疡,关节挫伤,阴道滴虫,湿疹,脚癣。” 用法用量 内服:鲜叶(去掉叶柄)2~3片,捣烂取汁水煎服。外用:捣敷或将叶烤软揉烂擦患处。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治骨折:麻疯树(鲜皮或叶)、刺五加、铜锤草各适量,加胡椒数粒,捣为细末,酒炒外敷。” 单方应用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关节挫伤:麻风树皮捣烂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