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麦饭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麦饭石 【概况】: 异名 中华麦饭石(内蒙古哲里木盟),长寿石(台湾),阜新麦饭石(辽宁阜新),健康石(日本),矿泉药石(韩国)。 基源 麦饭石为石英二长斑岩,经风化蚀变而成。 历史 最早记载麦饭石的是《图经本草》。 《纲目》载于石部。李时珍引李迅云:“麦饭石处处山溪中有之,其石大小不等,或如拳,或如鹅卵,或如盏,或如饼,大略状如握聚一团麦饭,有粒点如豆如米,其色黄白,但于溪间麻石中寻有此状者即是。”苏颂谓:“大凡石类多主痈疽。世传麦饭石膏,治发背疮甚效,乃中岳山人吕子华秘方。”由以上所述的形态、产状、效用,经国内地质研究部门系统的研究与考察,确认古代的麦饭石为石英二长斑岩。近代麦饭石传到国外,70年代末,在日本掀起麦饭石热。 美国和韩国等国家亦对麦饭石进行研究,著重研究麦饭石的理化作用及其应用领域;日本厚生省于1974、1981年曾批准麦饭石作为外用药,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疾患,许可制造麦饭石矿物水。 在美国,麦饭石主要用于制作运动饮料。在中国,麦饭石的再研究始于1983年,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一部分科研人员对古老麦饭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考察,确认内蒙古哲里木盟平顶山和辽宁阜新,以及天津蓟县为麦饭石产地;并已向国外出口;为此,在中国亦掀起麦饭石研究热,继而在吉林伊通、河南嵩山找到了麦饭石矿产。山东蒙阴、河北寿王坟、江苏南京、安徽马厂、广东大东山、湖北铁山、福建平和以及江西、四川等地也都可能是麦饭石矿产地。 由于产地不同,岩石名称各不相同;内蒙古平顶山麦饭石,一般认为是标准麦饭石,命名为中华麦饭石,为石英二长斑岩;天津蓟县为云母二长岩(石英二长岩),吉林伊通县为花岗闪长岩,河南嵩山麦饭岩为石英二长岩,山东蒙阴为二长斑岩,河北等地都是二长岩或石英二长岩。 形态 麦饭石为中粗粒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主要为斜长石、钾长石及少数黑云母、石英。基质为晶质结构。其主要矿物成分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风化蚀变较强,有高岭土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褐铁矿化等。 为不规则块状;表面淡褐肉红色及黄白、灰白、黑等色;质疏松程度不同。 产状 麦饭石一般由岩浆结晶分异晚期残留岩浆形成,并呈次火山相或岩体边缘相产出。 产地 主产于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辽宁阜新,天津蓟县,吉林伊通,河南嵩山等地亦产。。【生药】: 采集 采后,洗净泥土,除去杂石,晒干。 鉴别 性状 麦饭石呈不规则团块状,似由大小不等、颜色不同的颗粒聚集而成,略似麦饭团。呈灰白、淡褐、肉红、黄白、黑等色。表面粗糙。体较重,质疏松程度不同。 砸碎后,断面不整齐,可见小鳞片分布于其间,并呈闪星样光泽,其它斑点的光泽不明显。气微或近于无,味淡。 理化 ❶ 取麦饭石约1g,加10ml稀盐酸,浸渍1小时,滤过,滤液显钠盐、钾盐和钙盐的各种反应。 加工炮制 常用的炮制品有麦饭石和煅麦饭石。 ❶ 麦饭石 将原药材除去杂质,打碎或研成细粉。 贮藏 置干燥处,防潮。 。【化学】: 中华麦饭石其化学组成(%)为:SiO262.17,TiO20. 76,Al2O3 17.75,Fe2O3 1.89,FeO 2.27,MnO 0.07,MgO 1.39,CaO 3.87,Na2O 5.00,K2O 3.24,H2O 0.97,P2O50.36等。 有益微量元素(ppm)为:Ga 17.0,Ge 1.16,Se 0.03,Sr 450,Li 24,V 130,Zn 80,Cu 4.81,Mo 2.00,Cr 32,Ni 4.2,Nb 22,La 3,Ta 5,Co 3,F 626;有害微量元素(ppm)为:As 1.06,Pb 20,Hg 0.014;稀土元素含量(ppm)为:La 38.25,Ce 68.85,Pr 13.28,Nd 28.38,Sm 7.75,Eu 2.32,Gd 6.44,Dy 4.61,Ho 1.69,Er 2.96,Tm 0.70,Yb 3.25,Lu 1.32。以上表明“中华麦饭石”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全部微量元素;有害微量元素Pb、Cd、As的含量均低于火成岩口的丰度(ppm)(As2.00,Pb15~19,Cd0.13~0.5)。放射性同位素U、Th含量甚少,在野外岩体上γ总辐射量测定为18~25μR/h(微伦/小时),均在宇宙射线辐射量本底范围内。 参考文献 地质评论 1987;33(4)∶386。【药理】: ❶ 麦饭石煎剂1∶20 0.3ml/10g ig,可使小鼠体重增加,并有促进肝脏RNA及DNA生物合成,增加游泳耐力及镇静作用[1]。 又能增加离体蛙心的心肌收缩力,延长小鼠在常压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 参考文献 [1] 吉林中医药 1986;(4)∶28 [2] 辽宁中医药 1987;(1)∶38 。【药性】:性味 甘,温。 功效 益气防衰,保肝健胃,解毒消痈。 主治 ❶ 《图经本草》:“大凡石类多主痈疽;世传麦饭石膏,治发背疮甚效。”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1.15g。加6~8份水,冷浸4~6小时,即可饮用。热开水浸泡2~3小时饮用,开水煮沸20~25分钟即可,连续可用30次。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吕子华秘方(《图经本草》)治疮疡痈肿:麦饭石120g(将此石碎如棋子,炭火烧赤,投米醋中浸之,如此10次,研末筛细,入乳钵内,碾5~7日,要细腻如面),鹿角60g(要生取连脑骨者,其自脱者不堪用,每2~3寸截之,炭火烧令烟尽即止,为末研细),白敛60g(生研末)。 用3年米醋入银石器内,煎令鱼目沸,旋旋入药在内,竹杖子不住搅,熬1~2小时久,稀稠得所,倾在盆内,待冷以纸盖收,勿令尘入。用时,以鹅翎拂膏,于肿上四围赤处尽涂之,中留钱大泄气。如未有脓即内消,已作头即撮小,已溃即排脓如湍水,若病久肌肉烂落,见出筋骨去,即涂细布上贴之,干即易,逐日疮口收敛。初时1日1洗1换,10日后2日1换。此药要极细,方有效;若不细,涂之即极痛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