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尾
中药名。 见《岭南采药录》。别名:狮尾草、龟背竹、过山标。为天南星科植物麒麟尾Rhaphidophora pinnata(L.f.)Schott的全株。常绿大藤本,以气根攀登于乔木或石上。 茎粗壮,直径约2.5厘米,节上生根。叶极大,具长柄;幼时狭披针形或披针状矩圆形,基部心形,全缘;成长时阔矩圆形,羽状深裂几达中脉上,沿中脉两侧有无数小孔;裂片4~10对,剑形而稍弯,两端几等宽。 生于密林中,分布我国南部。味淡微涩,性平。清肝凉血,消肿解毒。 治目赤肿痛,鼻衄;外用治痈疽疮疖,阴囊红肿,乳疮。内服:煎汤,9~15克(鲜者30~60克);或炖肉服。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❶ 治痰火瘰疬:麒麟尾和猪精肉煮汤服(《岭南采药录》)。 ❷ 治鼻血:麒麟尾,水煎服(《岭南采药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