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鹬蚌相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鹬蚌相争 出自《战国策·燕二》。 赵国将攻打燕国。纵横家苏秦的弟弟苏代(一说为苏秦兄)作为燕王的说客游说赵惠王说,我经过易水时看见鹬和蚌打作一团,难解难分。渔夫趁机把他们一块捉走了。“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苏代以鹬、蚌喻燕、赵两国,以渔父喻强秦,提醒赵王不要忘记秦才是燕、赵的共同敌人。从而促使赵王中止了对燕的军事行动。 这则寓言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合纵与连横的斗争以及合纵联盟内部国与国之间的利害冲突。矛盾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在解决矛盾时应区分主次。 这是这则寓言所蕴含的哲理。“鹬蚌相争”作为成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第三者从中获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