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肚肠草
【名称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概况】: 异名 小鸡草、鱼肚肠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基源 为石竹科繁缕属植物赛繁缕的全草。繁缕属全世界约100种以上;中国产约50种,其中数种民间药用。 原植物 赛繁缕Stellaria neglecta weihe,又名鹅肠繁缕(《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形态 一二年生草本,高10~28cm,茎纤弱柔软,下部伏卧,节上生不定根,上部斜上,叉式分枝,除一侧有细毛一列外,余均平滑无毛,淡绿色。叶对生,狭卵形至广卵形,茎下部的叶具翼状柄、上部叶无柄。花白色,单生于叶腋,或成顶生疏散的聚伞花序。 蒴果卵形或长圆形。花期4月,果期5~6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第1册.313页.图8553) 生境与分布 生于向阳的山坡路边、山麓、田埂边及庭园草丛中,分布于中国各地。 。【生药】: 采集 春、秋季采收全草,鲜用或晒干。 【药性】: 功效 抗菌消炎。 主治 牙痛,疖肿,乳腺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患处。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乳腺炎:鸡肚肠草30g,蒲公英30g。水煎服。” 单方应用 ❶ 《长白山植物药志》:“治乳腺炎,疖肿:鸡肚肠草,外敷患处。” ❷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痔疮肿痛:鸡肚肠草适量,煎水洗熏患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