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鸡内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鸡内金 中药名。 出《本草蒙筌》。别名:鸡肫皮,鸡合子,化石胆,鸡肶胵,鸡食皮。 为雉科动物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干燥砂囊内膜。将鸡杀死后,取出砂囊,剖开,趁热剥取内膜,洗净晒干(如剖开后先入水洗,则内膜不易剥离,多致撕裂)。 为不规则的长椭圆形的片状物,有明显的波浪式皱纹,长约5厘米,宽约3厘米,表面金黄色、黄褐色或黄绿色,老鸡的内金则微黑。质薄脆,易折断,断面呈胶质状,有光泽。 气微腥,味淡微苦。以干燥、完整、个大、色黄者为佳。 鸡内金:拣去杂质,漂净晒干。 炙鸡内金:先将砂子放入锅内炒热,再把洗净之鸡内金放入锅内,用文火抖抄至棕黄色或焦黄色鼓起,取出,筛去砂子。 味甘,性平。入脾、胃经。 功能和中健脾,消食散瘀,化石缩溺。治食积不化,腹胀,呕吐反胃,脾虚食欲不振,泻痢,疳积,消渴,遗溺,喉痹,乳蛾,牙疸口疮,泌尿系统结石。《神农本草经》:“主泄利。”《名医别录》:“主小便利,遗溺,除热止烦。”《本草纲目》:“治小儿食疟,疗大人(小便)淋漓、反胃,消酒积,主喉闭、乳蛾,一切口疮,牙疳诸疮。”内服:煎汤,3~9克;或入丸、散。外用:焙干研末调敷或生贴。 ❷ 治反胃,食即吐出,上气:鸡肶胵烘灰,酒服(《千金要方》)。 ❹ 治噤口痢疾:鸡内金焙研,乳汁服之(《本草纲目》)。 二物和匀,以米糖溶化,拌入与食。忌油腻、面食、煎炒(《寿世新编》)。 ❻ 治痟肾,小便滑数白浊,令人羸瘦:鸡内金30克(微灸),黄芪15克,五味子15克。上药,粗捣,以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半,去滓,食前分温3服(《太平圣惠方》)。 ❾ 治虚劳,上焦烦热,小便滑数,不可禁止:鸡内金60克(微炙),菟丝子60克(酒浸三缩,曝干,捣为末),鹿茸30克(去毛,涂酥炙微黄),桑螵蛸15克(微炒)。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清粥饮调下6克(《太平圣惠方》)。 ❿ 治一切口疮:鸡内金烧灰,敷之(《活幼新书》)。⑾治喉闭乳蛾:鸡内金勿洗,阴干烧末,用竹管吹之(《青囊杂纂》)。⑿治发背已溃:鸡内金,同绵絮焙末搽之(《本草纲目》)。⒀治走马牙疳:鸡内金(不落水者)5枚,枯矾15克。 研搽(《经验方》)。⒁治小儿温疟:烧鸡内金,研末,和乳汁服(《千金要方》)。⒂治骨结核,肠结核:鸡内金炒焦研末,每次9克,日服3次,空腹用温黄酒送下(《吉林中草药》)。本品主含胃泌素(ventriculin)、角蛋白及多种氨基酸、微量胃蛋白酶、淀粉酶、氯化胺、黄色色素。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临床药理观察,口服鸡内金后,胃液的分泌量、酸度、消化力三者均见加强,其中消化力的出现较迟缓,维持也持久。服药后胃运动功能显著增强,表现胃运动期增长,故胃排空率也大大加强。鸡内金本身并不含任何消化酶,由于上述分泌及运动方面的变化,并非服药后产生,而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故其作用是由于药物吸收到血液后的某种体液因素引起的。但亦有报导含胃蛋白酶、淀粉酶及胃液素(胃激素),特别是所含胃液素能刺激胃粘膜分泌胃液以加强胃的消化功能。 抗放射作用:实验证明,鸡内金水煎剂对加速排除放射锶有一定作用。其酸提取物效果煎剂好,尿中排出锶较对照组高2~3倍。从鸡内金提取的氯化铵为促进排泄锶的主要成分之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