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次栉比
[结构] 并列式。 [释义] 像鱼鳞和梳篦的齿那样整齐地排列著。形容房屋或船只等密集。次:次序。 鳞次:像鱼鳞那样挨著。 栉:梳篦的总称。比:排列。 [出处] 汉·李尤《辟雍赋》:“王公群后,卿士具集,攒罗鳞次,差池杂睧。”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真宗咸平四年》:“布为方阵,四面皆然,东西鳞次,前后栉比。” [功能、例句] ❶ 作定语。 冯玉祥《我的生活》六章:“走了没有好远,前面果然就有一座大庄院,树木密茂,隐约地可以看出鳞次栉比的瓦房。” ❷ 作谓语。清·俞樾《右台仙馆笔记·江南龙舟》:“城外有地名唐家湾者,尤画舫聚集之所,每日东舫西舫,鳞次栉比,笙歌如沸,粉黛如云。” [附条] ❶ “鳞错栉比”。元·李齐贤《云锦楼记》。 ❷ “栉比鳞次”。 《元史·河渠志三》。 [同义] 星罗棋布 [反义] 寥若晨星 [辨误] 比,不作“比较”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