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裔介
【生卒】:1616—1686 【介绍】: 清初学者。 字石生,号贞庵,又号昆林。直隶柏乡(今河北柏乡县)人。 与魏象枢并称“二魏”。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中举人,时年27岁。 明季剧乱,他一面“讲习经术世务”,“究心明体达用之学”,一面密切关注著时局。清顺治三年(1646年)考取进士。 历官兵科都给事中、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左都御史。一生殊多坎坷,仕途不畅,时人评他“君才自十倍,天意竟三分。”(《魏贞庵先生年谱》)晚年潜心学术,著有《希贤录》、《圣学知统录》、《知统翼录》、《致知格物解》等书。他学宗朱熹,认为孔孟之学得以延传不息,周程张朱为功最大,而千古圣学的全部精髓就在“格物致知”。 他说:“千古圣学之极,则格物致知。”(《约言录》)同时,又将管子、商鞅、荀子、李贽等皆划为“知之蠹”。在史学方面,他提倡读史书,但反对“随古人论断为是非”,而主张“得其肯綮之所在”,即以古证今,经世致用。有《兼济堂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