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鬼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鬼目 【名称出处】:《别录》 【概况】: 异名 耒甘(《别录》),排风子(《纲目》),毛藤果(《百草镜》)。 基源 为茄科茄属植物白毛藤的干燥果实。 原植物 白毛藤Solanum lyratum Thunb.[S.dulcamara L.yar.pubescens Blume;S.dulcamara L.var.lyratum(Thunb.)Sieb.et Zucc.ex Bonati] 余项参见“白毛藤”条。 。【生药】:采集 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果实。 【化学】: 果实含茄碱[1]。 附 茎含莱普亭宁定碱(Leptinidine)及其糖甙的混合物等甾体类生物碱[2,3]。 参考文献 [1] 甾体激素药源植物,科学出版社,1983:124 [2] Chem Pharm Bull 1985;33:67 [3] Planta Med 1986;52:496 【药性】: 性味 《别录》:“酸,平。” 功效 清风热,明目,止痛。 主治 目赤.牙痛。 ❶ 《别录》:“明目。”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3~5g。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圣济总录》:“治风热上攻,目赤头旋,眼花面肿:排风子(焙)、甘草(炙)、菊花(焙)各30g。为末。每服6g,卧时温水下。” 单方应用 《四川中药志》:“治牙虫:鬼目研成细粉,放在烧红的瓦片上,再滴酒少许,趁热以酒漏斗罩著熏牙患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