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13.光学零件镀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13.光学零件镀膜 13.1 光学零件镀膜分类、符号及标注(JB/T6179-92)该标准适用于镀在光学玻璃零件上的膜层,规定了各种膜层的分类、符号及标注。 13.1.1 膜层的分类和会号 膜层的分类和符号见表2-50 表2-50 (2)双层减反射膜中心波长λ0在光谱的可见区内选定。在中心波长λ0处镀膜后零件表面中心的反射比R,按图2-25所示不大于0.3%。 (3)宽带减反射膜镀膜后零件中心允许的最大反射比Rmax和平均反射比 (a)在波长λ1-λ1+△λnm范围内,最大反射比Rmax不大于0.8%,△λ不小于220nm,λ1、λ1+△λ在光谱的可见区内选定。 (b)在425~675nm波段内的平均反射比R不大于0.5%。 (c)均匀性:单层减反射膜和宽带减反射膜零件表面有效孔径内边缘与中心的反射比偏差不大于0.3%。 13.2.2 水解法镀双层减反射膜(详见GB1318-88) 本标准适用于正钛酸乙酯和正硅酸乙脂溶液用水解法镀在光学玻璃零件上的双层减反射膜。 镀膜后零件的光学性能 (1)反射比:中心波长λ0在光谱的可见区内选定。镀膜后零件表面中心在波长0.9λ0~1.1λ0范围内任何波长处的垂直反射比不大于1%。 (2)均匀性:零件表面有效孔径的边缘与中心的反射比偏差不大于0.3%。 13.2.3 内反射膜(详见GB1322-88) 本标准适用于镀在光学玻璃零件上加有保护层的银或铝内反射膜,用其他材料镀制而成的内反射膜可作相应参考。 内反射膜的分类及镀膜后零件的光学性能见表2-51a。 表2-51a 内反射膜分类及镀膜后零件的光学性能 (b)短波截止滤光膜见图2-28。 (2)镀膜后零件的光学性能。 (a)截止波长λc规定为透射比是平均透射比 (b)截止区域λc1~λc2应在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中规定。 (c)截止区域最大透射比Tc按图2-27、图2-28所示不大于0.5%。 (d)透射区域λT1~λT2应在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中规定。 (e)透射区域的平均透射比 13.2.6 窄带干涉滤光膜(详见GB1330-88) 本标准适用于镀在光学零件上的通用型窄带干涉滤光膜,按技术要求的高、低分为三类。 表2-52 透射区域的平均透射比T (b)截止区域为△λc;截止区域内最大透射比为Tc,见图2-29。 (3)镀膜后零件的光学性能。 (a)中心波长λ0在光谱的可见区内选定,中心波长偏差△λ0和相对半宽度RHW应在产品标准或技术规范中规定。 (b)各类窄带滤光片的相对半宽度RHW和其余要求按表2-53规定。 表2-53 窄带滤光片的RHW和其余要求 13.2.7 中性滤光膜(详见GB1329-89) 本标准适用于镀在光学玻璃零件上的中性滤光膜。 (1)镀膜后零件的光学性能。 (a)白光光密度。计算白光光密度D的公式:D=log10(1/τ)。式中τ为白光透射比。 白光光密度D及其偏差应在产品标准或技术规范中规定。 (b)中性程度。在400~700nm光谱区域内,最大透射比与最小透射比之差△τ应符合表2-54规定。 表2-54 最大透射比与最小透射比之差△τ 13.2.8 分束膜(详见GB10989-89) 本标准适用于镀在光学玻璃零件上把入射光分为一定比值的反射光和透射光的膜层。 13.2.8.1 分类及说明 (1)单波长分束膜:在选定波长上要求一定的反射比与透射比之比的膜层。 (2)波段分束膜:在选定波段上要求一定的反射比与透射比之比的膜层。 (a)选定波段和比值分束膜:在选定波段上,反射比与透射比之比为一定值的膜层。 (b)白光等比分束膜:白光反射比与透射比之比为1的膜层。 13.2.8.2 镀膜后零件的光学性能 (1)单波长分束膜应在产品标准或技术规范中规定所要求的λ0、光线入射角α、反射比与透射比之比(ρ∶τ)及其偏差、反射比与透射比之和(ρ+τ)和偏振特性等。 (2)波段分束膜应在产品标准或技术规范中规定所要求的波段范围△λ、光线入射角α、反射比与透射比之比(ρ∶τ)及其偏差、反射比与透射比之和(ρ+τ)和偏振特性等。 13.2.8.3 白光等比分束膜按下列技术要求 (1)白光的反射比与透射比之比的偏差应不超过±0.2。 (2)白光的反射比与透射比之和(ρ+τ)按表2-55规定选用。 表2-55 白光的反射比与透射比之和 (3)膜层的中性程度指在420~700nm波段内的透射比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τ不应大于10%。 13.2.9 高反射膜(详见JB/T5589-91) 本标准适用于镀在光学玻璃零件上的激光谐振腔用的高(全)反射膜层。规定了膜层的分类和技术要求。 13.2.9.1 分类 (1)氦氖激光器用高反射膜。 (2)钕玻璃、YAG晶体激光器用高反射膜。 (3)二氧化碳激光器用高反射膜。 13.2.9.2 技术要求 (1)镀膜后零件的光学性能。 (a)反射比。在特定的波长上的反射比(ρ)按表2-56规定。 表2-56 (b)光损耗。氦氖激光高反射膜(包括基底)光损耗要求小于0.2%。 (2)抗激光强度。用膜层的激光损伤阈值表示,由产品标准或技术规范规定。 (3)镀膜后零件的表面质量。 (a)外观。膜层不允许有损坏痕迹,如起皮、脱膜、裂纹和灰雾等。膜层结构致密、均匀、无针孔。 (b)表面疵病。根据GB1185的规定,按抛光表面疵病的原线数J,其个数G允许增加20%。 (c)色斑。色斑是指零件表面的局部腐蚀及在镀膜后形成的反射光中能观察到的局部干涉色突变,不允许存在。 (4)膜层的抗磨强度。 (a)磨擦。按(1a)或(2a)要求,当零件不宜进行摩擦试验时,则按(b)条款要求。 (1a)膜层能经受膜层强度试验机的摩擦,摩擦2000转不磨破。 (2a)膜层能经受压力为9.8N的橡皮摩擦头的摩擦,摩擦40次不磨破。 (b)擦拭。膜层应能经受蘸有酒精、乙醚混合液的脱脂纱布清洁擦拭。 (5)镀膜后零件对环境的适应性。 (a)恒定湿热。无包装情况下,在温度40±2℃,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保持24h,膜层应无脱落,光学性能仍符合本标准(1)要求。 (b)盐雾。无包装情况下,在浓度为4.9%~5.1%,pH值为6.5~7.2(35℃)的盐雾中,承受连续喷雾8h,膜层应无脱落,光学性能仍符合本标准(1)要求。 注:本条通常不要求,供特殊技术要求使用。 (c)低温。无包装情况下,在-40±3℃的低温中保持2h,膜层应无龟裂,脱落,光学性能仍符合本标准(1)要求。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