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12.荔枝瘿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12.荔枝瘿蚊 【形态特征】: 成虫似蚊子,但体形比蚊子更小,体长为1-2毫米,前翅及头胸黑色,腹部暗红色,足细长。卵为椭圆形,无色透明。幼虫为老熟幼虫橙红色,头尖细。蛹为裸蛹,初期橙红色,渐变暗红色,近羽化时翅芽、复眼、触角为黑色。 【发生规律】: 在广东一年发生7-8代,以低龄幼虫在老叶的瘿内越冬。翌年2月底至3月初老熟幼虫脱瘿入土化蛹,蛹期11-22天。4月初开始羽化出土,并产卵在嫩叶背面,散产,卵期1-2天,孵化后幼虫直接潜入叶肉,被害叶片出现水渍状小点,随著幼虫的发育,被害处逐渐膨大呈泡疹状,幼虫期15-19天。幼虫在叶瘿内取食发育直至老熟弹跳入土化蛹。 【防治方法】: (1)做好荔枝苗木检疫工作。苗木出圃前先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一次,在调运前将带有虫瘿的叶片彻底摘除烧毁,严防害虫随苗木传往新区。 (2)在采果后和冬季清园时,将病虫枝叶、内膛荫枝剪掉,并集中园内枯枝落叶烧毁。 (3)于早春,掌握越冬幼虫离瘿入土始盛期(一般年份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或成虫羽化出土始盛期前(4月上中旬至5月上旬),在荔枝园地面按每亩撒施50%辛硫磷乳油0.5公斤配制的毒土,并于施药后随即浅耘园土4-6厘米,使药土渗入土,效果更好。 (4)新梢抽发期,即春梢抽出10天,或夏、秋梢抽出7天内,选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25%杀虫双水剂500倍液、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等任何一种加90%敌百虫结晶800倍液混合,并加稀液量0.1%的洗衣粉喷雾2次,隔7天喷1次,保梢效果显著,而且能兼治蛀果害虫类。 荔枝瘿蚊又称荔枝叶瘿。为双翅目瘿蚊科幼虫为害所致。这种害虫的学名未定。近年来广东、广西、海南省的荔枝生产区普遍受到荔枝叶瘿为害。荔枝嫩叶受害后形成小疮状突起的虫瘿,待幼虫老熟离瘿后,被害部分的叶片干枯、穿孔,导致叶片早落,严重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对荔枝生长影响较为严重,尤其是幼树。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