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点地梅
【概况】: 异名 尕的(西藏)。 基源 为报春花科点地梅属植物高原点地梅的全草。 原植物 高原点地梅Androsace integra(Maxim.)Hand.-Mazz.,又名石莲叶点地梅(《中国植物志》),匙叶点地梅(《拉汉药用植物名称和检索手册》)。 形态 二年生或多年生结实一次的草本,主根粗壮,具少数支根。 基生叶单生,排列呈莲座状,叶匙形,长1.5~4cm,先端近圆形,具骤尖头,初生时两面有毛,渐变为无毛,边缘具缘毛。 花期时多枚花葶自叶丛中抽出,高约10~15cm,被柔毛,花萼钟状,密被短硬毛,分裂达中部,裂片三角形,边缘具密集的纤毛。花冠紫红色,直径约6mm,筒部与花萼近等长,裂片全缘或先端微凹。蒴果长圆形,长约5mm,明显高出宿存花萼。花期4~6月,果期6~7月。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2500~3500m向阳干燥的山坡疏林下。分布于四川、云南、青海、西藏等地。。【药性】: 性味 淡,平。 功效 除湿利尿。 主治 风湿痹证,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关节疼痛:高原点地梅6~12g,水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