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甲
【概况】: 基源 为马科动物马的蹄甲。 原动物 马Equus cabalus orientalis Noack 历史 本品首见于《本草经集注》。《纲目》亦收载,《中国动物药》归属兽类药。 余项参见“马宝”条。 。【药性】: 性味 甘,平。 ❶ 《别录》:“温。” ❷ 《纲目》:“甘,平。” 主治 崩漏带下,牙疳,秃疮,疥癣,脓疱疮。 ❶ 《别录》:“白马蹄疗妇人漏下,白崩;赤马蹄疗赤崩。” ❷ 《食疗本草》:“赤马蹄主辟温疟。” ❸ 《滇南本草》:“烧灰为末,油调搽秃头疮、癣疥。” ❹ 《纲目》:“疗肠痈,下瘀血,带下,杀虫。又烧灰入盐少许,掺走马疳蚀,甚良。 ” 用法用量 内服:烧灰入丸、散。外用:烧灰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马蹄丸(《千金方》)治白漏不绝:白马蹄、禹余粮各120g,龙骨90g,乌贼骨、白僵蚕、赤石脂各60g。 上6味为末,蜜丸梧子大。酒服10丸,不止,加至30丸。 单方应用 ❶ 马蹄散(《外科全生集》)治走马牙疳,延烂穿腮:白马前蹄,刮下脚皮,炙炭存性,加冰片少许吹之。 ❷ 《千金方》:“治带下:烧马左蹄末,酒服6g,日3。” ❸ 《圣惠方》:“治头赤秃:马蹄烧灰,捣罗为末,以腊月猪脂和敷之。” ❹ 《蒙医经验方》:“治脓疱疮:马蹄,烧存性,研细面,涂于患处。” ❺ 马蹄膏(《外科大成》)治一切癣:白马蹄,煅存性,为末。预取马齿苋杵烂,加水煎成膏,调前末搽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