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1991年12月9日和10日欧共体12国首脑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开会,就欧共体建立内部统一大市场后,进一步建立政治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问题达成协议,通过《政治联盟条约》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统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政治联盟条约》规定,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防务政策和社会政策。《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的目标在于最迟在1999年1月1日之前建立“经济货币联盟”(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EMU),届时将在该联盟内实现统一的货币(Euro)、统一的中央银行(European Central Bank)以及统一的货币政策。根据《马约》所制订的时间表,EMU的形成共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属于过渡阶段,目的在于促进欧洲联盟各国之间经济、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合作、协调和趋同;最后一个阶段才真正标志著货币联盟的开始。欧洲联盟15个成员国,除英国和丹麦之外,全部同意在上述第三个阶段开始时加入EMU。但是根据《马约》的有关规定,任何一个欧洲联盟成员国只有在1999年1月1日以前达到包含在该条约中的“趋同标准”(Convergence Criteria)的前提下,才能被认为具备了参加EMU的资格条件。届时凡是尚未符合标准的国家可以在其认为适当的时候继续申请;同时,作为欧洲同盟决策机构的欧洲委员会(European Council)也会每两年一次根据这些国家的财政和金融业绩的进展情况重新予以审核。需要说明的是,尽管EMU可以迟至1999年1月1日才正式建立,但是欧洲委员会将在明年初以欧洲同盟各成员国1997年期间的业绩表现来衡量它们是否符合《马约》所规定的“趋同标准”,以此决定其参加EMU的资格。 所谓“趋同标准”包括五个方面: 马约的真正付诸实施,需要经过欧洲议会以及各成员国的批准。各成员国应在1992年完成议会批准手续,或通过公民投票对条约认可。由于欧共体各国政治经济状况不同,关于欧洲联合的争论在各国引起轩然大波。1992年9月20日法国举行的公民投票以微弱的多数通过,说明反对势力很强大。在丹麦,1992年6月2日为此举行的全民投票的答案竟是否定的。经过不懈的努力,欧共体各成员国议会于1993年10月底通过了马约,于是从1993年11月1日起,欧共体更名为欧盟。“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它反映了一个重要信息:欧洲联盟不只局限于一个经济共同体,它的最终目标是欧洲的政治联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