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槐
【概况】: 异名 香近豆(《浙江省药用资源名录》)。 基源 为豆科香槐属植物香槐的根及果实。香槐属全世界约12种,中国约有5种。 原植物 香槐Cladrastis wilsonii Takeda,又名山荆(《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形态 乔木,高4~16m。 树皮灰或黄褐色,嫩枝灰绿色,二年生枝紫褐色,具皮孔。芽鳞覆盖于叶柄基底。 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1,膜质,著生于基部的膜质,长约5cm,上部的叶均较大,长倒卵圆形,长约10cm,宽约4~5cm;上面无毛,下面沿叶脉被浅棕色或褐色柔毛。花美丽,3~4朵或多束组合成下垂的圆锥花序,总花序梗被棕褐色短柔毛,花萼钟状,萼齿5,三角形;花冠白色,旗瓣近圆形,先端微凹;雄蕊10,近分离;子房线形,具短柄,密被绢毛。 荚果长条形,长3.5~8cm,宽约1.2cm,密被短柔毛。 种子5~7,长圆形。花期6~7月,果期9~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360页.图2450)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杂木林中。 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生药】: 采集 根,全年可采。果实,秋季采收。 【药性】: 功效 通痹,杀虫,止痛。 主治 关节疼痛,肠寄生虫,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冲黄酒、红糖服。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浙江药用植物志》:“治关节痛:香槐根(鲜)60g,五加皮、钻地风各15g。水煎,冲黄酒、红糖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