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顾颉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顾颉刚 【生卒】:1893—1980 【介绍】: 江苏苏州人。 原名诵坤,字铭坚。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留校任助教,标点《古今伪书考》,并与胡适、钱玄同书信来往,讨论辨伪书、伪事诸问题,弘扬考辨学风。 1922年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 1923年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引起古史大论战。1926年收集论战文章编成《古史辨》第一册,在序中阐述研究古史的新方法,自此在史学界组成一个以疑古为旗帜、以考辨古史资料真伪为职志的“古史辨派”。 1929年任燕京大学研究员兼教授。1934年创办《禹贡》半月刊,成立《禹贡》学会,倡导对历史地理及边疆地理的研究。 抗日战争爆发后,到甘肃、青海等地进行边疆救亡宣传。 1939年起,先后任教于成都齐鲁大学、重庆中央大学。1946年起,任教于复旦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并当选第四、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主持标点二十四史。1980年12月25日逝世于北京。另著有《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史林杂识初编》,编有《中国历史地图集》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