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林可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林可胜1897—1969

福建厦门人,生于新加坡。
生理学家。曾任伊利诺大学客座生理研究教授,克雷顿大学医学院生理药理学教授兼主任,迈尔斯药厂高级研究员等职。
西名:Robert K.S.Lin

林可胜

敬悼林可胜博士
林可胜博士二三事
抗战八年追随林可胜先生的回忆
林可胜先生事略
陈幸一
梁云光
刘永楙
*中央日报1969年7月19日
*中央日报1969年7月20日
*传记文学1970年16卷1期
*传记文学1970年16卷1期
林可胜(1897—1969)林抱石*传记文学1979年35卷6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4册第154页
杰出的生理学家林可胜
林可胜
陈民
陈民
华侨历史学会通讯1985年4期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12辑第
94页
林可胜(1897—1967)陈胜崑*环华百科全书第7册第265页

林可胜

抗日战争中救死扶伤的华侨生理学家林可胜
林可胜
杰出的华侨生理学家林可胜
林可胜(1897—1969)
陈 民
陈 民
陈 民
廖盖隆等主编
抗日战争研究1992年2期
民国人物传第5卷第66页
民国著名人物传第4卷第658页
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580页
林可胜

林可胜1894~1969Linkesheng

中国生理学家。祖籍福建厦门,生于新加坡。1919年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医学院,192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24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在著名生理学家卡尔森(A.J.Carlson)实验室进行胃液分泌的研究。1925年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系教授兼系主任,1935~1937年间为协和医学院3人领导小组成员,执行院长职务。抗战期间在西南大后方参加红十字会工作,他组织了救护总队,并在贵阳建立了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进行培养卫生人员的工作。1949年再度赴美,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克莱顿大学和麦尔斯实验室(Miles Laboratory)从事研究工作。1969年因患食道癌在牙买加逝世。他早期从事消化生理的研究,发现进食脂肪可抑制胃液分泌,认为这是由于血液传递了一种激素——“肠抑胃素”所致,这一发现成了消化生理的经典性工作。以后又研究循环生理,他阐明了延髓中存在着交感神经中枢,并发现了交感中枢和交感抑制中枢以及这两个中枢的下行通道。晚年研究痛觉生理和镇痛药物,证明阿斯匹林能阻断传递痛觉的感觉神经末梢中冲动的发生。1926年他发起成立中国生理学会,同时创办《中国生理学杂志》,推动了我国生理学的发展,并赢得了国际声誉。他重视培养人才,并培养了我国第一批著名生理学家。从上述这些方面看,他堪称是我国现代生理学的奠基人。

☚ 李继侗   罗宗洛 ☛
林可胜

林可胜

福建同安人。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博士。1897年10月15日生于新加坡。曾任英国牛津大学助教、北平协和医学院生理科主任兼教授。1937年11月任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员,第一、二、三届评议员。1937年11月任医学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1940年8月到任卫生署顾问。1944年任军政部卫生勤务训练所军医总监所长。1945年7月30日任军医署署长,1946年5月当选第一届国立中央研究院生物组院士,任医学研究所所长,6月5日任联合勤务总司令部军医署署长。1947年5月任国防部医学院军医总监院长。1948年12月22日特任行政院政务委员兼卫生部部长。1949年去台湾。1958年在任“中央研究院”院士。1969年8月7日病逝于美国印第安那州。著有《生理学概论》。

☚ 林世芬   林仙保 ☛
0000431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