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昌:昌盛。 顺从他的就能昌盛;违抗他的就要灭亡。《史记·太史公自序》:“夫阴阳四时……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十八》:“我深深地感到群众力量的伟大,真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丝毫不爽。” 也作【顺之者兴,逆之者亡】。 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民族主义)以万丈之气焰,磅礴冲激于全世界人人之脑中,顺之者兴,逆之者亡。” 原作【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离娄上》:“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也作【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三国志通俗演义·孔明祁山破曹真》:“岂不闻古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三千,量腐草之萤光,怎及天心之皓月?” 又有❶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汉书·高帝纪上》:“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❷ 【顺人者昌,逆人者亡】。 《后汉书·申屠刚鲍永郑恽传》:“顺人者昌,逆人者亡”。 ❸ 【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三国演义》第三回:“卓怒叱曰:‘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